殷殷嘱托记心间 砥砺奋进这一年 -ag凯发k8国际
稿件来源:甘肃日报 发布时间:2020-05-21 11:03:20
【编者按】
2019年3月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甘肃代表团唐晓明、王涛、杨艳、王刚、梁倩娟、富康年、董彩云、范鹏8位代表围绕培育主导产业、保护生态环境、高效利用资源等问题发表意见,面对面向总书记汇报。
一年来,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投入到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笃定实干、克难进取,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明显进步。特别是唐晓明等8位全国人大代表,在立足岗位做贡献的同时,认真履行代表职责,为改革发展倾尽心力、建言献策。他们有的深耕电商,让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助力贫困群众增收;有的抚育桃李,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殚精竭虑;有的含英咀华,为人民群众奉献高品质的精神文化产品;有的潜心科研,为经济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增活力、添动力……
时光如梭,砥砺奋进又一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特殊背景下,我们迎来了2020年全国两会。本报今天特别推出“殷殷嘱托记心间 砥砺奋进这一年”两会特刊,请唐晓明等8位全国人大代表讲述他们过去一年的履职故事,讲述陇原儿女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努力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时代篇章的生动实践。
唐晓明代表:迎难而上 攻克最后贫困堡垒
全国人大代表唐晓明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银辉
2019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定西市委书记唐晓明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定西脱贫攻坚工作情况。
虽时隔一年,但当时的场景,唐晓明历历在目,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话语依然萦绕在耳畔。一年来,唐晓明牢记嘱托,认真履行作为一名代表的光荣职责,利用100多天时间,深入定西市7个县区的90多个乡镇114个村,察实情、看实效,召开30多场座谈会,征询倾听收集梳理各方面的意见建议130多条,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问题80多个。
每次到基层一线调研,唐晓明都把宣讲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作为重要任务,把总书记的关心关爱传达到基层干部群众中和生产一线,进一步激发全市干部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昂扬斗志。
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去年定西减贫19.79万人,退出贫困村715个,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58%,安定、陇西、临洮、渭源、漳县5个县区实现脱贫摘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谈起一年来的履职,唐晓明归纳为5点。
把“坚定信心不动摇”根植内心深处。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层层签订“军令状”,夯实思想根基,集中最优兵力,整合最强火力,以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和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定决心,向贫困宣战。全市广大干部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真抓实干,以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投身脱贫攻坚战。
把“咬定目标不放松”置于工作首位。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六查六清四提升”固强补弱行动和“3 1 2”冲刺清零行动,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培育引进龙头企业43家,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4607家,新建扶贫车间151家,构建起了以“7 x”产业为主导、8个新型业态为补充的产业扶贫体系,贫困群众增收道路不断拓宽。
把“整治问题不手软”付诸实际行动。坚持自查自纠和问题倒逼相结合,组织开展“领导干部带头抓清零暗访筛查”“冲刺清零决战月”行动,以及扶贫领域投诉举报“回头看”和积案排查化解清零行动,成立专门协调机构加强对问题整改工作的组织领导,把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自查和其他各类反馈问题结合起来,一体整改、一体落实,全力保障脱贫攻坚工作务实、过程扎实、结果真实。
把“落实责任不松劲”融于各个环节。认真落实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扶贫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四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行动,38名市级干部对尚未退出的119个贫困村全覆盖督战,健全完善脱贫攻坚专责工作组成员单位责任清单、帮扶工作责任清单及问责办法,为1101个贫困村调整增派驻村帮扶队员3328名。持续深化和拓展东西部扶贫协作,争取东西部扶贫协作市福州市落实各类帮扶资金4.75亿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93万人受益,组织输转稳定就业贫困劳动力2757名,福定劳务协作和生态扶贫合作入选全球减贫案例。主动加强与中央定点扶贫单位的对接联系,落实帮扶资金5908万元。
把“转变作风不懈怠”贯穿工作始终。持续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创新监督监管方式,启动运行定西扶贫惠农资金监管网,查处了一批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处理了一批不担当、不作为甚至乱作为的干部。制定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和关心关爱基层扶贫干部的政策措施,突出面向脱贫攻坚的用人导向,提拔重用了一批脱贫实绩突出的乡镇党委书记、驻村帮扶队长等扶贫一线干部,形成了崇尚实干、大抓落实的浓厚氛围。
王涛代表: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技支撑
全国人大代表王涛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秦娜
5月13日,见到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王涛的时候,他正忙着为甘肃代表团有关“黄河保护法”的集体议案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去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作为8位发言代表之一,王涛汇报了科技支撑祁连山生态环境修复的相关工作情况,并围绕加大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提出实施祁连山地区人工增雨(雪)项目,以及国家支持甘肃先行先试组建“绿色金融机构”的具体建议。
“总书记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气氛非常热烈,大家备受鼓舞。”虽已时过一年,当时的场景王涛仍然记忆犹新。回兰后,他第一时间分别到中科院兰州分院和西北研究院帮扶的陇南市宕昌县、礼县进行宣讲,把全国两会精神带到田间地头,把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传递给农户。
在王涛和中科院兰州分院与西北研究院的帮扶下,当地因地制宜开展养蜂、养牛,大力发展养殖产业,村民实现增产增收,今年将如期脱贫。
一年多来,调研、申请项目、提交咨询报告……王涛马不停蹄,只为一个重大主题——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依托西北研究院多年的野外台站建设基础,近两年我们一直在积极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王涛介绍,2019年初,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和甘肃省科技厅成立了甘肃省祁连山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联合省内部分科研院所和高校,加快了协同创新的步伐。去年以来,祁连山国家公园红线的划分,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等重点科研工作都得到了快速推进。
2019年,在王涛的不懈努力下,由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牵头,联合兰州大学组成“强强联合”的申报团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申报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评估、预警与监控关键技术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拨中央财政经费2064万元。
“这是国家第一个专门针对祁连山生态保护的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对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有着重大意义。”王涛介绍,项目将针对保护区管理运行的科技需求,预估气候变化对保护区的影响,并确定可允许的利用程度,构建保护区监控、评估、预警技术体系,提出管理办法,为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管理运行提供技术支撑。近一年来,这一项目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
“目前,在祁连山国家公园试点工作推进中,仍然存在体制不畅的问题。”为此,今年4月王涛向省委改革办提交了咨询报告,建议创新省内综合管理体制,形成顺畅的推进机制。同时,他还建议整合祁连山生态保护治理优势科研力量,加强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生态保护基础与技术创新研究;运用高新技术,建立综合生态监测系统,对祁连山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等进行监测调查,并建立数据集成共享机制,形成祁连山生态环境大数据库,以此更科学地支撑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
在持续关注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王涛还把目光投向了黄河。早在去年全国两会期间,王涛就提交了“关于提请将‘黄河保护法’纳入国家立法规划的建议”,建议尽快用立法的形式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去年9月,随着“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的召开,黄河保护与发展上升到国家层面。“要在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寻找到平衡点,这对科研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后,王涛从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特点等方面做了大量对比研究,并对《长江保护法》制定的背景、原则、主要内容和进展等情况进行了研究,希望进一步丰富和提高有关“黄河保护法”提案的内涵和质量。
“今年,我们将凝聚更多人的智慧和力量,把‘黄河保护法’作为甘肃代表团一个重要议案提出来。”王涛说。
回顾一年多的人大代表履职之路,王涛感到既充实又欣慰,不论是生态环境保护,还是脱贫攻坚,都取得了诸多成果,也让他对今年的全国两会充满期待。
杨艳代表:科技创新助推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杨艳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鑫
“2019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会上,我作了‘高效利用资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发言,向总书记汇报了科技创新带来的可喜变化。”
时至今日,全国人大代表、金川公司镍钴研究设计院主任高级工程师、镍钴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杨艳每每想起,心中依然非常激动,“2013年,总书记曾到兰州金川科技园视察,给金川集团公司干部职工、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极大的信心和鼓励。去年全国两会上,我作为一名基层代表,又有幸能向总书记汇报,感到非常光荣和自豪。”
1989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专业的杨艳,当年怀揣梦想进入金川集团,从事金属材料开发、冶金工艺研究、工程设计和规划发展等工作。30余年来,她先后主持参与了镍铜冶炼渣资源综合利用、红土矿冶炼镍铁、高温合金开发、高纯金属开发、有色金属材料研发与孵化中试平台建设等50多项重点科研项目和建设项目的研究与工艺设计,多篇技术论文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并在省部级和国家级学术会议上交流,授权发明专利2项,起草并发布了高纯镍国家标准,为我国镍钴铜金属新材料开发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金川集团公司转型升级发展过程中,杨艳在镍钴铜金属新材料开发与冶金工艺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方面取得的成果得到充分肯定及应用,曾荣获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甘肃省“巾帼建功先进工作者”、金川集团“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三八红旗手”等诸多荣誉。2018年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杨艳说,这些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金川集团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金昌市与金川公司合作更加紧密,建设的有色金属新材料及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为镍、钴、铜、钛金属的发展开辟了新领域。同时,金川科技馆改造升级并向社会开放,向全社会宣传镍钴铜贵金属等科普知识,效果好。
2019年,金川集团公司建厂60周年,成功举办了第23次金川科技攻关大会,印尼红土矿4条rkef火法冶炼生产线也成功投产,“这项工程的投产对金川镍产业结构调整奠定了良好基础。”杨艳说。
目前,杨艳和她的团队正在承担金川集团公司变形高温合金的开发与应用工业试验研究,开发的镍基高温合金gh3600、gh4169带材已向航空领域供货。“从事科研开发工作,进度要求非常紧,但是团队成员非常努力,大家充满信心。科技创新这个传家宝,一定会在一代代金川人手中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杨艳表示在这几年的履职过程中,通过各级人大组织的视察、交流、学习和培训活动,自己履行职责的能力不断提高。
2019年,杨艳参加了20多次代表履职活动,内容涉及生态保护、脱贫攻坚、中医药产业发展等。杨艳坦言,通过广泛参加调研,切身感受到了我们伟大的祖国、美丽的家乡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特别是去年在参加祁连山生态保护视察中,我看到树木郁郁葱葱、马鹿成群觅食,这说明经过我们的艰苦努力,祁连山生态保护大见成效。”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杨艳向大会提交了加大镍钴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支持力度、加强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围浅山区域生态保护建设等建议,“这些建议分别得到了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答复。”
“今年全国两会我有两个期待,一是希望国家在重大疫情防控、提高全民公共卫生安全水平等方面有新的制度安排;另一个是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做优做大做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杨艳说。
王刚代表:心无旁骛创新创业
全国人大代表王刚(左二)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尤婷婷
“一年来,总书记鼓励的话语总是在我耳边回响,那温暖的画面时常在我脑海中浮现。”
2019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全国人大代表、膜材料与膜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甘肃朗乾环境科学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刚做了发言。
回想起总书记在甘肃团参加审议的情景,他的心情激动万分:“让我没想到的是总书记对我发言中一个具体的技术问题那么感兴趣。聆听总书记讲话时,我在想,总书记在对脱贫攻坚非常关注的同时,也在关注科技进步、科技创新,关注民营企业的科技进步带来的企业创新。”作为从事生态环保产业的民营企业家,王刚在发言中谈到的科技创新得到总书记的肯定,让他备受鼓舞。
习总书记对甘肃脱贫攻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民营企业责无旁贷。作为一名来自工商联系统的代表,从北京回来后,王刚便把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迅速传达给各位企业家,让大家做事的时候能够更有方向更有干劲,发挥优势下大力气,助力甘肃脱贫攻坚工作。
在人民大会堂里,王刚向总书记汇报的主题就是“心无旁骛地创新创业”,当时汇报的,就是他所做的事情——围绕环境继续做创新创业。王刚决心把总书记的教导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进一步把企业做大做强,为建设山川秀美的甘肃作出应有的贡献。
回到工作岗位后,王刚迅速投入到了新的研究,这一年,他忙碌的脚步不曾停歇。王刚尽己所能,利用自己熟悉的膜材料先进技术,探索解决一些偏远农村饮用水不达标的问题,在脱贫攻坚大业中贡献力量。
这一年,王刚把创新的目光投向了农村污水处理领域,2019年王刚个人出资100万元在榆中县定远镇水岔沟村,打造了一个污水处理的示范工程。
记者跟随王刚在项目现场看到,这一示范项目将污水处理系统与设施农业有机结合,经过处理的污水能够实现就地资源化利用,服务于当地设施农业的浇灌。虽然是污水处理,却闻不到污水臭味。不仅如此,这一项目还充分考虑了农村污水收集管网不完善等因素,在农村污水收集方式上进行了创新,采用在人员相对集中的地方修建具有民俗特点的集中淋浴和公共厕所等方式,既能将污水有效收集,又能逐步改变人们生活习惯,从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王刚介绍说,目前这个示范工程已经进入调试状态,调试之后就可以正式处理污水了,这个项目可以在北方高寒地区进行全面推广。
王刚的公司在黄河高浊度地表水处理和污水资源化领域坚持创新20年,积累了70多项专利、200多项工程业绩和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今年5月刚刚出炉的甘肃省拔尖领军人才名单中,王刚名列其中。
“亲身经历告诉我,作为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最需要创新精神,只有着眼于科技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才能不断开创企业发展的美好前景。请总书记放心,我们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一定会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民营企业家艰苦奋斗、敢闯敢干、聚焦实业、做精主业的精神,心无旁骛创新创业。”王刚坚定地说。
在自己熟悉的水环境领域,王刚思考和创新的领域在不断深入。他告诉记者,继去年提出市政中水资源化利用的建议后,在即将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他准备就这一话题再次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够得到国家的扶持,帮助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打通城市中水生态回用的最后一公里,从而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
为此,王刚建议,国家仿照循环经济示范区等模式,将甘肃建设成为干旱区域中水资源化生态利用的示范区,吸引国内专业技术力量为甘肃省中水利用服务;提高西部干旱区市政中水回用率,从目前的20%提高到60%,从而引导西北干旱地区中水资源化生态利用。同时,加大对甘肃建设中水资源化生态利用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列入新基建的范畴,最大程度利用市政污水,变废为宝。
梁倩娟代表:发展新型电商 拓宽致富门路
全国人大代表梁倩娟带货直播销售徽县土蜂蜜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陈多
“习近平总书记鼓励我们脱贫致富。为了脱贫致富,我和乡亲们一样,想着要发展电子商务,进一步扩大网销规模。”回想2019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的场景,梁倩娟仍然非常激动。
全国人大代表梁倩娟是位“80后”,家住徽县水阳镇石滩村。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电子商务与偏远的陇南“邂逅”,于是,在外打工的梁倩娟下定决心回乡创业。如今,梁倩娟创办的“陇上庄园”淘宝店被评为陇南市“扶贫示范网店”,年销售收入达450万元,辐射带动周边300多户群众,其中包括100多户贫困户。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梁倩娟作为基层农民代表和电商从业者发言,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陇南电商扶贫的经验。
一年多来,这位全国人大代表始终思索着发展电商的事情。梁倩娟说,“在做传统电商的同时,不断地去开拓和学习、摸索,广开销路,让更多的农特产品走出去。”
“做电商这么多年来,只要有新模式出现,我就想试一试。”梁倩娟从开办传统淘宝网店,到通过网络直播销售当地优质农特产品,“试一试”的念头和不服输的精神,让她闯出了另一番天地。
从去年开始,一部手机、一张桌子,变成了梁倩娟带领群众脱贫的“新农具”。在徽县榆树乡网络直播中,她化身主播“嗨!梁掌柜”,带领粉丝观看养殖环境、产品质量,直播间观看人数达到了10万以上,销售土蜂蜜近千斤。
让梁倩娟自豪的是,短短一年时间,她的电商事业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更让她觉得骄傲的是,她把这项“新农活”传授给了十里八乡的群众。她经常举办电商讲座,与群众交流,传授电商扶贫的心得,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接地气的方式,让乡亲们了解国家助农惠农的新政策。
今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柞水县考察时强调,“电商,在农副产品的推销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是大有可为的。”梁倩娟激动地说,“这让我们更添信心,推进电商扶贫转型升级的干劲更足了”。
当下,陇南还有许许多多和梁倩娟一样的电商从业者,他们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而是拿起创新这把“金钥匙”,全民电商、跨界融合、同城配送……陇南电商一路成长壮大。梁倩娟说,她要把陇南电商人的新故事带到今年全国两会会场上去。
梁倩娟说,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自己履行代表职责,参与陇南市“万名人大代表助推脱贫攻坚”行动,利用网络为脱贫“拼单”。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方式,把贫困户的农特产品销往了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广州等大城市,销往了全国各地,有效缓解了疫情对群众收入的影响。作为人大代表,这是自己履职一年来印象最深的事。
疫情期间,陇南市各级人大代表坚守在防疫战线的前沿,和无数负重前行的“战士”们共同守护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在物资紧缺的情况下,梁倩娟挺身而出、冲锋在前,通过自己创办的“陇上庄园”电商服务点,利用自己的电商渠道,为一线防疫人员购置了一批方便面、消毒液和卫生湿巾等防疫物资与食品。不仅如此,她还自发到村内的检查点义务执勤,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帮助居家隔离群众代购生活物品、代销农产品。
如今,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梁倩娟又转战脱贫攻坚的“战场”。近期,她连续在陇南各县区特色农产品主产地进行直播带货。虽然很累,但她丝毫没有“松口气、歇歇脚”的念头。“希望以此帮助农民群众增加收入,减少疫情造成的损失。”梁倩娟坚定的眼神中,流露出满满的信心。
富康年代表:厚植文化自信 凝聚磅礴力量
全国人大代表富康年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施秀萍
“时隔近一年,当时场景恍如昨日,历历在目。”5月13日,记者在读者大厦见到全国人大代表、读者出版集团党委委员、董事、副总经理富康年时,其激动之情依然溢于言表。
2019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富康年有幸作为8位发言代表之一,作了《做强文化品牌,壮大文化产业》的发言。
5个月后的8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甘肃考察。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给了陇原儿女巨大鼓舞。”富康年反复研读、琢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提炼出两个关键词:“精神”和“文化”——
在敦煌,习近平总书记讲文化的交融互鉴,讲“莫高精神”;在嘉峪关,讲中华文化根脉,讲民族精神;在高台县,讲红色文化,讲革命精神;在八步沙,讲生态文化,讲愚公精神;在读者集团,讲文化自信,讲书香社会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讲文化自信,有深意在焉。”富康年说,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在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下,既见“危”知“机”、见“微”知“著”,又“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做好自己的事”的战略定力。
当前,对于中国,对于甘肃,“做好自己的事”之重中之重,是脱贫攻坚。
“回头再看,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代表团的重要讲话是再次吹响了冲锋号、擂响了战鼓,这对甘肃乃至全国都是极大的鼓舞。”富康年说,2020年,中国即将解决数千年来一直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亘古未有,中国脱贫事业也必将成为全世界减贫事业最壮丽的篇章,意义重大。
进高校、入企业、赴乡村……一年来,围绕脱贫攻坚、坚持文化自信、建设书香社会三个主题,富康年通过十余次的访谈式教学、党课、宣讲等形式,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分享自己的体会和领悟,获得了更多人、更多业界的“共情”和“共识”。
脱贫攻坚,缺不了文化的力量。
“文化如水,随物赋形,有着巨大的力量,要从方方面面发力。” 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富康年看到了文化自信在华夏大地的“葳蕤生长”,更不曾忘记文化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在“扶贫与扶志扶智”方面不懈努力。
一方面,《读者》以“君子豹变”之势,紧跟时代步伐,以《读者》特有视角,“润物细无声”地讲好中国故事。一方面,大力创新营销手段,尤其是入驻“学习强国”收获2500万“铁粉”,新创的“每日一读”专栏单篇点击量最高曾达900万……以沉甸甸的成绩诠释了如何“守正创新”。
一方面,读者杂志社持续开展“《读者》光明行动”,并向“三州三区”倾斜,助力脱贫攻坚,为贫困地区儿童送去“光明”。一方面,在读者出版集团扶贫点——庆阳市镇原县庙渠镇四合、店王、六十坪三个村建设“读者乡村文化驿站”,把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集团资源优势和大众文化需求对接起来,催生百姓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同时,读者出版集团围绕“点、线、端”,为建设书香社会作出实实在在的努力……
当然,作为人大代表,履职是多方面的。
精心研读,为民法典草案的修订贡献智慧;旁听社会广泛关注案件的庭审,参加涉及公益诉讼、法院执行难等热点话题的代表视察活动……
2019年,富康年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支持科普期刊发展的建议”“关于将民勤列入生态环境示范区”等四个意见建议,均得到国家有关部委的认真办理。
5月13日上午,金城阳光明媚,窗外绿树掩映,屋内书香满屋。2020年两会在即,富康年正加紧完善手头的建议,“今年,主要围绕红色文化和教育两方面。”
“厚植文化自信,凝聚磅礴力量。”富康年始终扎根实践,扎根基层,用心诠释,倾心践行,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尽职尽责当好人民的代表,书写一段无悔的人生履历。
董彩云代表:让更多的人了解甘肃关注甘肃
全国人大代表董彩云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鑫
“2019年5月,临夏至大河家高速公路全面开工。不久的将来,我们家乡的核桃、花椒、马铃薯等土特产品会走得更远,家乡父老乡亲的生活也会更加美好。我要把这个好消息带给总书记!”全国人大代表、临夏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吹麻滩小学校长董彩云,说起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的情景,声音里满含着激动与喜悦。
“作为从事基层教育工作的代表,能在北京、在全国两会上向总书记汇报工作,我倍感荣幸、万分激动。”董彩云说。
从教已有30年的董彩云去年参加全国两会前,利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和家长、老师、学生谈心聊天。“我将收集到的信息全都归类整理,逐条记录在笔记本上。”董彩云说,临夏基础条件薄弱,群众贫困程度深,教育教学质量不高,高层次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并严重影响着脱贫攻坚的进程。
影响脱贫攻坚进程的,还有基础设施建设。“以前,家乡没有高速公路,更没有铁路。乡亲们的农副产品运不出去,卖不上好价钱。守着高品质的土特产过着穷日子。”董彩云说,“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就要为人民服务,当好代表为人民。我向总书记汇报了家乡的交通设施建设情况。”
2019年5月,临夏至大河家高速公路全面动工。
临夏至大河家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起于临夏县麻尼寺沟乡磨牙村,途经掌子沟乡、营滩乡、癿藏桥头、居集镇、积石山县城南侧、刘集乡、大河家镇,止于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康吊村,全长51.3公里。“全面贯通后,这条路将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路、小康路。”董彩云说。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这段时间里,董彩云时刻谨记自己是群众利益的代言人。
董彩云很忙,忙得就连晚上洗脚时,还有雷打不动的“夜班”——在12个家长群里回复信息、解答疑问。
她的“忙”,不是“忙碌了一天”,而是“忙碌了一年”。
从去年全国两会胜利闭幕回到家乡,一年来,董彩云走进扶贫车间、田间地头、校园课堂,积极宣讲全国两会精神;一年来,董彩云深入教师队伍、农民群众、企业代表中,广泛征求意见、获取第一手资料,扎实准备今年全国两会的建议;一年来,董彩云经过深入调研、精心撰写,准备了《将疫情防控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等5个建议。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董彩云,以实际行动主动融入战“疫”大局,展现担当作为,从自己工资中拿出2000多元,为积石山县部分防疫执勤点送去了米面油。
“疫情防控,我牵挂最多的是学生们。”学校是董彩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主战场。“我们第一时间面向社区、学生家长、老师发放了《致全体师生及家长的一封信》,还通过微信群等多种途径宣传,向家长、学生普及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门、常消毒等疫情期间防控知识。”
3月初,吹麻滩小学网上教学如期进行。孩子们能够如期上网课,董彩云做了大量工作。
“为了提高教师网上教学本领,让孩子们在网上高效学习,我们做方案、做规划、分任务,前前后后准备了20多天。”董彩云告诉记者。
4月20日,吹麻滩小学迎来开学日,董彩云为同学们上了《开学第一课:行走在疫情防控的路上》,进一步教孩子们如何做好防疫、锻炼身体、抓紧学习。
董彩云告诉记者,她的爸爸是老师,哥哥是老师,现在儿子也是老师,“我爱教师这个职业,我爱我的学生们!”
“前两天接到全国两会即将召开的通知,非常激动。很期待通过今年全国两会,把基层更多的声音传递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甘肃、关注甘肃、走进甘肃。”董彩云说。
范鹏代表:甘肃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全国人大代表范鹏开展立法调研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亚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审议时对甘肃工作特别是脱贫攻坚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不懈做好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在范鹏看来,这是总书记在甘肃代表团向全国发出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动员令”,同时,对于甘肃来说,这更具有特殊的意义。“甘肃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总书记的动员令一下,我们必须全力以赴,以敢死拼命的精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正如总书记一贯倡导的,脱贫攻坚一定要做到工作务实、过程扎实、结果真实,绝不能搞“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游走式”脱贫等,要让老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脱贫的成绩要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范鹏说,一年来,我们甘肃的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牢记总书记殷殷重托,坚定必胜的信心,真抓实干,干出成效。
“2019年全省贫困人口由2018年底的111万减少到17.5万,贫困发生率由5.6%下降到0.9%,打好了全面收官前的最后一仗,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范鹏说,“脱贫攻坚的数据和老百姓的感受都表明,甘肃没有辜负总书记的重托。”
甘肃没有辜负总书记的重托!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范鹏同样牢记总书记重托,坚定信心,立足本职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代表团讲话精神,俯下身子、沉到基层,就脱贫攻坚中的控辍保学、乡村卫生条件改善、危旧房屋改造、美丽乡村建设等开展调研。同时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他向下宣讲政策,向上反映民意,及时发现问题、帮助解决问题,急百姓所急,解百姓之忧,用心在党委政府和老百姓之间搭起一座连心桥。
去年总书记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范鹏在发言中提了两点建议,一是将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打造成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国家级平台;二是希望国家支持甘肃率先设立有色金属产业内陆自由贸易港。范鹏清楚记得发言结束时,他还热情地邀请总书记去敦煌,总书记以一句“神往已久”回应了他,这让他倍感振奋。
“总书记曾指出,甘肃发展的最大机遇在于‘一带一路’。近几年,甘肃认真落实这一重要指示精神,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产生了显著成效。”范鹏说,甘肃要抓住这个重要的发展机遇,各项工作要更上一层楼,夺取更大胜利。
甘肃是中国乃至世界的有色金属之乡,产业基础雄厚。范鹏说,与东部省市的综合型自由贸易试验区不同,在甘肃设立有色金属产业内陆自由贸易港,是甘肃这样的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与开放较为可行的路径,只有这样,甘肃才能扬长避短,在最大机遇下找到突破口,实现后发崛起。
他的建议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外交部、文旅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等十多个部委分别来电来函、甚至派人来兰和我当面沟通、听取意见、研究落实对策措施。”相关部委的每一次沟通范鹏都认认真真地记录在工作笔记本上。一有空闲,他就会翻阅,认真研究相关部门提出的落实措施,跟进落实的进度。“相关部委的重视,让我感觉到人民代表说话是有分量的,这也促使我进一步认真履职、尽心尽责。”
去年8月19日至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甘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 “总书记关于甘肃的几次重要讲话为我们指引了前进的道路和努力的方向,只要我们沿着这条路坚实地走下去,甘肃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老百姓的生活也定能更加红红火火。”范鹏说。
编辑:郭心悦
责编:徐诚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