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出来的幸福生活——永昌县东寨镇各级人大代表助推土地流转促农增收纪实 -ag凯发k8国际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5-01-22 09:10:22
盛夏八月,丰收在即。在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东寨镇,尽收眼底的是一片喜人景象:刚换茬的紫花苜蓿在阳光的照耀下,钻出嫩绿的新芽;一眼望不到边的千亩洋芋基地花艳叶硕;高效农业示范园区陆地蔬菜种植基地里,红彤彤的西红柿、绿油油的青椒、黄灿灿的娃娃菜,散发着诱人的气息;新建的标准化养殖小区,经过杂交改良的羔羊膘肥体壮……眼前的一切,谁能与几十年来单靠种植啤酒大麦的东寨镇联系起来?
一句顺口溜 一本幸福账
“土地入了股,农民当‘地主’;保底又分红,照样拿直补。”东寨镇龙口村三组51岁的村民邓兴荣笑呵呵地说了一段顺口溜。
农民是最直爽的,他们的账本也是最实在的。土地流转能带来什么?在地头,邓兴荣算了一笔账。
“种啤酒大麦一亩大概能产1000多斤,按每斤一元算,一亩地收入1000多元。”邓兴荣说,“还要扣除成本。每亩种子100多元、机耕60元、水电费200元、化肥160元……不算人工费用,一亩地收入400多元。”这几年,当地麦芽厂效益不景气,啤酒大麦的行情也不像前些年那么好了,邓兴荣家有50亩地,一年下来,收入也就是两万多元。
“土地流转后,收入就高了。”邓兴荣高兴地说,“通过合作社把土地租给企业,每亩租金550元,一年仅租金就收入2.7万多元。我和老伴在合作社再打点零工,每年还能挣3万多元。”邓兴荣笑眯眯地盘算着,儿子娶媳妇不用发愁了。
在下三坝村,村民段国录说,土地承包后没有了后顾之忧,自己可以专心做生意了。段国录的兄弟段国治说:他们与甘肃民生饲料有限公司签订了8年的承包合同,算起来收入很可观。以前自己也承包过村里的一些地,但因为市场信息捕捉不准,结果赔了很多。现在把地包给别人,不担心赔,收入也有保障,自己还可以寻找其他致富的路子。
“没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就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城乡一体化。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要将大多数农民从田地中解放出来。”提起土地流转,永昌县人大代表、东寨镇党委书记薛忠来信心满怀。他说,借着土地流转的良好势头,到2015年,东寨镇基本可以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6个方面23项指标,特别是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可以达到12820元,年均增长18%。
一条创新路 一份宣言书
东寨镇人均耕地面积较多,农业种植结构单一,农作物种植以啤酒大麦为主。如何带领群众加快发展,增收致富?东寨镇52名各级人大代表以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带着群众干、干给群众看。
结合中央和省、市制定的关于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一系列政策,东寨镇各级人大代表深入田间地头,宣讲相关政策,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培育扶持种植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参与土地流转,探索出了多种土地流转模式。
金昌市人大代表徐福善带领龙口村群众,从本村实际出发,成功引进唐山牧源、甘肃民生、甘肃绿都、金昌豪牧等4家大型农牧企业,采取以企业为龙头,农民出土地、出劳动力,企业出资金、出技术、出生产资料,农户按照企业要求组织生产,生产的产品全部由企业按约定价格回收,流转本村及上四坝、下三坝等村土地2.8万亩,种植优质牧草。通过这种模式,把农村作为企业的第一生产车间,让农民变成产业工人,实现产与销、企业与农户的有机结合,促进企业良性发展,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生产经营水平。
东寨镇人大代表金云龙、赵进录充分发挥与外界接触广、认识客商多的优势,积极与外地客商沟通联系,扶持培育杜寅演等种植大户在上四坝村以每亩550元价格流转土地5150亩,发展订单蔬菜,以不低于本地劳动力市场的工价返聘农民就地为客商打工,兑付工资,实现了大户和农户的互利共赢。
永昌县人大代表曹文德通过组织召开群众座谈会、与农户算账对比等形式,动员下三坝村韩兴义等农户,采用土地入股模式,组建了富兴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当年流转土地1000亩,集中连片搭建日光温室100座、蔬菜拱棚173座,种植小麦、洋芋、饲草等作物700亩,在解决规模经营难题的同时,吸纳46户农户变身为“股东”。通过专业合作社形式,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增强农民应对市场风险、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截至目前,东寨镇共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培育专业合作社8个、种植大户6户,带动全村整村整社流转土地近5万亩,占全镇耕种面积的43%,建成3000亩以上土地流转示范点6个。土地流转呈现出流转形式多样、流转范围不断拓宽、土地规模经营的喜人局面。
一个好举措 一腔为民情
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趋势,但由于各地操作方法不同,也引发了一些老百姓的质疑。东寨镇各级人大代表解决这个难题就一个原则:“让群众支持,就要真心为群众办事。”在东寨镇土地流转工作做得最好的龙口村,提起土地流转,村民几乎全部竖起大拇指。对此,徐福善道出了其中秘密:公正、公开!
徐福善说,龙口村土地流转实行的是公开招租,土地交给谁来经营,群众全程参与,谁给的条件好,地就租给谁。为充分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签订土地出租合同前,徐福善坚持将租金到位时间确定为每年4月1日前到账40%,剩余部分必须在8月30日前全部到账——这是苜蓿头茬出苗、二茬收割前的时间。根据土地租赁合同中相应的条款约定,如果企业不能及时兑现租金,出租土地的群众不仅有权收回土地,还可以通过法律渠道追讨相当于租金数额两倍的违约金。徐福善说:“人大代表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既然群众信任我,我就有责任、有义务维护好他们的切身利益。”
龙口村村民吴喜德深有感触地说,对于土地流转,农民担忧的是“收田”、“划田”,怕自己会失去承包权、影响收入。公开招租使我们心中透亮,能切身感受到自己依然是土地的主人。吴喜德说,龙口村五社往年每户村民的经济收入为5000元左右,土地流转承包给蒙牛集团以后,平均每户能收入1万元。村民们尝到了土地流转的甜头,现在积极性非常高,对土地流转政策非常支持。
一树春风来 一卷奋进图
厚土流金,沃野溢彩。由各级人大代表引领的一树春风,奏响了东寨镇1.5万多名群众齐心协力奔小康的合奏曲。高原无公害蔬菜、优质牧草、万亩中药材、啤酒大麦标准化生产等五个万亩基地建设如火如荼,现代高效农业将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旋律;肉羊屠宰分割包装生产线和高档特色羊肉生产线已经完成主体厂房设计,正在进行成套设备招标;一品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万吨食用油生产线扩建项目、元生饲料公司10万吨秸秆循环利用牛羊全混合日粮生产线建设项目、永昌正安蔬菜批发市场建设项目一期工程、金昌豪牧草业公司3万吨苜蓿草产品加工续建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的落地投产,不仅鼓了农民腰包,也使村镇集体腰杆硬了,能拿出更多的资金谋发展、办实事。双联行动开展以来,东寨镇共新建、维修干支斗渠86.84公里、铺设低压管灌42.3公里、硬化村级道路36.33公里、全镇100%的村、30%的社通上了油(水泥)路,1.5万多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5%以上。
畅想未来发展,薛忠来兴奋地展望:到2015年,东寨镇三分之一人口从事二三产业、三分之一人口从事劳务输转、三分之一人口从事农牧业生产,一半以上的土地实现集约化经营。老百姓会拥有更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