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询问透出“辣”味来——南宁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侧记 -ag凯发k8国际

稿件来源:中国人大网 发布时间:2015-01-27 09:21:48

“在广大农村地区,农户分散放少量养家禽已有几千年习惯,开展‘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活动规定:不分地区、不分类别,包括道路都没有硬化的地方一律禁止放养家禽,农民对此意见较大。请问市政府:这些规定合法吗?是否科学?”

“开展‘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活动以来,受问责的是乡镇干部,被免职的也是乡镇干部。请问:为什么市、县的职能部门没有被问责?”

这一连串透出“辣”味的尖锐发问,出现在南宁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专题询问的现场。

去年5 月,南宁市开展起“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活动,力争用两年左右的时间进行集中整治, 使南宁市乡村实现“清洁环境、美化乡村、培育新风、造福群众”的目标。这项活动开展一年多以来,南宁市城乡环境面貌有了明显改善,但乡村环境建设依然是薄弱环节,乡村的脏乱差现象仍然存在,环境卫生设施落后、环卫管理缺失、工业污染向乡村延伸等问题比较突出。为此,南宁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就 “美丽南宁、清洁乡村” 活动实施情况进行专题询问。

在南宁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美丽南宁、清洁乡村”专题询问工作动员会上,南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赖贵寿指出,询问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专题询问,督促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正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明确改进的方向和措施,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助推“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深入持久开展。随后,南宁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了6 个调研组深入各县区开展“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活动实施情况专题调研,形成了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与此同时,南宁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力量对开展“清洁乡村”活动情况进行了明察暗访,并制作“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暗访专题片,以确保专题询问的“会问、敢问、真问”,能够达到高质量和高水准。

9 月24 日,南宁市召开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当天上午,首先听取了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活动实施情况的报告和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工作调研组的调研报告,并分组进行了审议。下午,与会人员又观看了“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暗访专题片。随后,常委会组成人员和部分市人大代表就“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活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题询问,并现场进行了满意度测评。

“在“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活动中,各级干部及派驻工作队员深入基层,成效较好。请问,下一步怎么克服干部因长期的‘白 黑’、‘5 2’工作导致出现疲劳厌倦、消极畏难等不良情绪带来的影响?如何增强信心,继续发扬克难攻坚、长期作战的精神,团结带领村民群众切实做好乡村建设工作?”

“开展‘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活动以来,乡镇干部没日没夜地干,压力很大,考核问责严,受问责的是乡镇干部,被免职的也是乡镇干部。请问为什么市、县的职能部门没有被问责?”

“在调研中发现,我市的垃圾综合处理场规划布局不尽合理,建设普遍滞后,对垃圾的消纳处理能力不足,大量垃圾的处理还沿用就地填埋、焚烧等老办法,造成二次污染。请问我市在垃圾处理场的规划建设方面有何考虑?”

从当天下午15 点30 分开始,到18点10 分结束,12 位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市人大代表就调研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向政府及相关部门提出透着浓浓辣味的询问,南宁市政府及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监察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到场回答了问题。专题询问过程中,询问者的尖锐发问不遮不掩、一针见血,既有“查问”的温和,“追问”的认真,更有“责问”的“辣”味;应询者回答问题不走过场、不摆样子,实事求是、诚恳认真。

在这一专题询问过程中,询问者和应询者在交流和碰撞中,不仅加深了对“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活动关键问题的认识,更提出了具体可行的解决办法和举措,就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强化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加强污水和农业生产废弃物处理、加大投入力度、完善考评标准和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办法。

“专题询问是完善人大监督工作方式方法、加大监督工作力度的重要举措。要进一步探索、改进和完善询问的程序和方式,不断增强人大的监督实效,全力推动和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提升首府南宁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首位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谢寿堂主任对此次专题询问如是说。

在这场特殊的“考试”中,通过现场满意度测评,其综合满意度测评为93%,应询者向询问者交上一份优良的答卷。与会人士评价说,这场“辣”味十足的专题询问,对进一步做好“美丽南宁、清洁乡村”工作,必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南宁市政府副市长黄宁郑重地表示:“此次专题询问,充分体现了南宁市人大常委会的民生情怀。下一步,南宁市政府将高度重视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的询问,完善询问会上提出的工作思路和措施,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李建军)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