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科学跨越的脉搏一起跳动——山东东营市人大常委会2014年工作亮点回眸 -ag凯发k8国际

稿件来源:中国人大网 发布时间:2015-01-27 09:22:49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东营民主法治史上值得铭刻的一年。东营市委五届六次会议作出了《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法治东营建设的决议》;全市人大工作会议胜利召开,市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意见》。

2014年,市人大常委会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高度出发,积极探索人大领域的改革措施,不断增强监督工作实效,坚实有力的履职足音与东营新一轮科学跨越的铿锵旋律交汇融合。

 

“四本预算”:财政预决算审查监督实现全口径

加强全口径预决算审查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责,是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的具体体现,也是东营市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之一。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加强人大对政府全口径预决算的审查和监督”的要求,根据新修订预算法的有关规定,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加强预决算审查监督的决定》。决定包括健全预算体系、推进预算制度改革,严格预算审查程序、把握预算审查重点,强化预算约束、规范预算执行,加强决算审查监督、推动预决算公开五大部分内容,把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预算全部纳入人大审查监督范围,要求政府将“四本预算”及时向人民代表大会作出报告,规范细化了预决算编报、审查、批准的内容和方式。

为保障人大代表的预算审议权、监督权和表决权,增强预算审查监督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开放性,决定作出两个方面的规定:一方面,建立预算审查前听取市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意见的制度。市人大财经委和常委会预算工作机构在预算审查前,向有关专家学者、社会各界征求预算安排的意见建议,并及时向市政府财政部门反馈;在对预算草案初步方案进行初步审查或研究提出意见时,邀请市人大代表参加。另一方面,在人民代表大会举行期间,人大代表审查政府预算报告和预算草案时,可以采取分组审议、联组审议或组织部分代表集中审议方式,让代表充分发表意见。

2014年,市本级60个部门在门户网站公开了预算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人大预决算审查监督从程序性向实质性迈出重要步伐。

“一项决议”: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事关发展全局、事关民族未来。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在听取审议市政府关于科技创新工作情况报告的基础上,作出了《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议》。决议着眼于全力打造黄河三角洲科技新高地,就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健全高端人才激励机制、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提出了明确要求,突出强调深化产学研结合,扩大科技开放合作,盘活全市内科技资源,破解油地军校人才、技术、科研设备共享的制约瓶颈,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上推进区域自主创新。

全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认真落实决议,健全完善政策措施,搭建科技创新平台,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培植发展新优势,引导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截止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国家级技术转移机构2家,引进国家“千人计划”6人、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1人、“泰山学者”7人,科技型企业达到285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3家。

“首个国家宪法日”:让法治旗帜高高飘扬

2014年12月4日是首个国家宪法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了学习宣传宪法座谈会,市“一府两院”和县区人大常委会的负责同志以及来自基层一线的8名全国、省、市人大代表参加会议,一起回顾宪法发展历程,生动表达对宪法的敬畏,畅谈宪法实施的美好未来。同时,充分利用市直新闻媒体、人大网站和刊物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宪法的地位作用,在全社会营造维护宪法尊严、确保宪法实施的浓厚氛围。

只有365天尊重了宪法,设立国家宪法日才真正有意义。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贯彻实施宪法、建设法治东营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立足东营实际,强化法定职能,积极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本着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原则,先后对劳动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环境保护法、安全生产法、专利法、残疾人保障法、妇女权益保护法的贯彻实施进行监督,通过形成执法检查报告和审议意见、跟踪落实整改情况、协调新闻单位进行报道等方式,进一步延伸监督链条,增强监督效果。注重将司法监督融入法治东营建设,依法任命35名人民陪审员,组织60名代表旁听法院案件审理,对严打整治、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等工作进行视察调研,有力促进了公正司法,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以促进依法行政为目的,以落实执法责任制为重点,组成6个调查组,通过走访调查、座谈讨论、征求意见、投票测评等形式,对12个政府组成部门开展了工作评议。为确保工作评议的客观公正,充分体现民意,在往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了评议方式、扩大了参评范围、调整了打分权重,评议结果及时向市委报告、向市政府及被评议部门反馈,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开展了以大气污染治理、海洋环境保护、民用建筑节能、循环经济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油城环保世纪行”活动,组织16家新闻媒体深入现场集中采访,采取责成职能部门联合执法、夜查暗访、媒体曝光等手段,形成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的强大合力,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双联系”:凸显人大代表主体地位

去年7月15日—31日,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分为5个组,由常委会副主任带队,深入三县两区,通过个别走访、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对驻基层的130名市人大代表进行了集中走访联系。向代表通报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情况,征求到涉及财政经济、内务司法、城建环保、农业农村、教育卫生、生态旅游等6个方面28条意见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及时将征求到的意见建议汇总梳理,转交市政府认真研究办理,一批事关发展、关系民生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014年是代表工作有效提升的一年。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就加代表工作制定出台了五个重要文件:3月10日下发了《关于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分工联系代表的通知》;3月20日出台了《关于加强与市人大代表联系和市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意见》、《关于开展市人大代表履职承诺工作的安排意见》;4月22日出台了《关于邀请驻东营全国、省人大代表和基层人大代表列席市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办法》;7月7日下发了《关于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集中走访联系市人大代表的安排意见》。这些意见的出台,畅通了“双联系”的渠道,拓宽了代表履职平台,为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和提高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议事决策水平提供了制度保障。

“双联系”激发出了代表的履职热情,代表建议提出质量明显提升,建议办理成效更加显著。市七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和会后,代表共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150件。市人大常委会注重引导代表履职从建议提出向监督建议办理延伸,在建议办理过程中吸收提建议代表全程参与,坚持跟踪问效,既有力促进了建议所涉问题的解决,又增强了代表履职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代表不满意的5件建议,要求承办单位限期重新办理,努力推动办理工作从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从办结率向办成率转变。代表所提建议得到解决或正在继续推进落实的占83.5%,许多建议进入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对全市重点工作形成强有力的推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