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扶贫开发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甘肃省人大常委会聚焦全省贫困地区产业扶贫情况综述 -ag凯发k8国际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8-10-09 14:31:24
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是甘肃省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做好产业扶贫,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实现脱贫攻坚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是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同全国一道同步迈入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产业发展是一个过程,既要谋划理清完善思路,确定重点任务,更要盯紧做实,抓好落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工作做得更好,真正让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结出实实在在的成果,让贫困群众得实惠。”9月21日,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玺玉在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分组审议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全省贫困地区产业扶贫情况的调研报告时指出。
今年6月下旬至8月上旬,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青林率调研组,就全省贫困地区产业扶贫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深入武威、白银、甘南、临夏、陇南等5个市(州)、17个县(市、区)、36个乡(镇)、51个贫困村,同时走访了17家龙头企业、2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70余户贫困群众,采取听取相关情况介绍、座谈交流、入户抽查、现场察看等方式,深入了解了全省贫困地区扶贫产业发展情况,并形成调研报告。这一调研报告翔实具体地反映了我省脱贫攻坚取得的成绩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9月20日,在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周兴福作了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全省贫困地区产业扶贫情况的调研报告。9月21日上午,常委会组成人员分组审议了这个报告。
全面客观总结成绩:发挥龙头企业、能人大户的带动作用,普遍推行了“中天模式”“德青源模式”“庄浪模式”,普遍构建了“党支部 龙头企业 合作社 贫困户”的产业发展组织体系调研报告指出,近年来,全省各地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关键举措和根本之策,立足自身资源优势、不断理清发展思路、制定扶持政策措施、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推动扶贫开发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贫困地区产业有了较快发展,产业扶贫助推精准脱贫取得显著成效。
立足各地资源禀赋,打造适宜的扶贫产业。报告显示,全省贫困地区普遍立足当地资源优势、资源禀赋、比较优势、产业发展基础和农民发展意愿,因地制宜地谋划扶贫产业。在稳定发展粮食产业的基础上,突出发展牛、羊、蔬菜、果品、马铃薯、中药材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油橄榄、花椒、茶叶、百合、玫瑰、油菜、杂粮杂豆等地方特色产品。大力推进乡村旅游、文化旅游、观光农业、电商扶贫、光伏扶贫、劳务经济、家政扶贫等新产业、新业态。一些贫困县区打造形成了一大批辐射带动能力强、农民增收效果好的主导产业。平凉市崆峒区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带动全区近30%的贫困户依靠肉牛养殖脱贫致富。定西市安定区着力打造马铃薯产业,贫困户户均种植马铃薯10亩以上,马铃薯产业直接带动1.37万户贫困户增收脱贫。天水市麦积区突出发展苹果产业,仅苹果产业一项就使贫困群众人均收入达到了2870元,带动了3440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制定优惠政策措施,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报告显示,省政府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从扶持到户产业发展、贫困村农民合作社建设、龙头企业培育壮大、贫困村果蔬保鲜库建设、科技人员驻村帮扶、农产品品牌建设、农业保险、银行信贷支持、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等多方面,加大了对产业扶贫的政策支持力度。特别是省上为每个贫困户精准投入资金2万元,支持贫困户种养产业发展,把产业入户落到了实处。从全省“一户一策”对接落实的情况看,95%以上的贫困户制定了产业扶贫计划,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了到户项目扶持资金对产业扶持的全覆盖。
各市县区也都相继制定出台了扶持产业的具体政策措施,加大了对产业扶贫的支持力度。陇南市通过政策、资金、项目、科技扶持,大力发展油橄榄产业,目前已有159个贫困村、4.42万贫困人口依靠种植油橄榄实现了脱贫致富。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注重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报告显示,各地普遍注重发挥龙头企业、能人大户、专业合作社对扶贫产业的带动作用。截至目前,全省58个贫困县的1738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带动贫困人口36万人,1.9万个规范运行的合作社共带动贫困人口76.6万人。创新带动发展模式,在县域经济发展较好、本土企业实力较强的地区,普遍推行了“前期优质供种 全程技术服务 后期回收加工”的“中天模式”;在企业发展薄弱的县区,推行了“政府享有所有权、龙头企业享有经营权、贫困群众享有收益权”的“德青源模式”;在不具备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条件的地方,推行了“国有扶贫开发公司 龙头企业(能人大户) 专业合作社 贫困户”的“庄浪模式”,充分发挥了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
加强农村市场建设,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报告显示,省上组建成立了甘肃省农业扶贫产业产销协会,200多家省内外农业龙头企业、产销大户和知名农产品批发市场主体成为会员,积极对接终端市场。协调落实信贷资金500亿元,扶持龙头企业收购农副产品。举办了2018西北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暨甘肃特色农产品贸易洽谈会,400多家企业参与展示展销,1100多名国内外客商代表进行了洽谈对接。安排2亿元专项扶持资金,对有需求的贫困县贫困村果蔬保鲜库、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产销大户和供销社等建设主体给予了重点补贴。投入电商扶贫补助资金5500万元,打造村级电商综合服务体系,支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的贫困县开展电商扶贫工作,通过开设网上“甘肃原产地旗舰店”和线下体验店,不断扩大了本土特色农产品网销规模。
强化关键要素支撑,保障扶贫产业健康发展。报告显示,全省各地普遍从资金筹措、技术服务、产品保险、人才培训等方面,进一步强化了产业扶贫要素保障。今年,省上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各级整合涉农资金的119亿元支持贫困户发展扶贫产业。金融部门累计发放精准扶贫贷款435亿元,惠及96.4万贫困户、398.2万贫困人口。省上设立500亿元的产业发展投资基金,通过基金运作的方式扶持企业发展。省政府制定了《农业保险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方案》,明确在已经开办玉米、马铃薯等10个中央补贴品种和中药材、苹果2个省级补贴品种的保险基础上,新增开办肉牛、肉羊、高原夏菜等6个省级特色品种保险。各地普遍构建了“党支部 龙头企业 合作社 贫困户”的产业发展组织体系。持续加大对村干部、贫困户的培训力度,全省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6200多场次,培训65.4万人。驻村帮扶的6220个工作队都配备了1名农业科技人员,省市两级组建专家团队到贫困地区开展巡回技术指导。
一针见血指出问题:全省有65%的合作社属于“空壳社”“挂牌社”“家庭社”,没有产业支撑、没有能人带动,有51.5%的村为集体经济“空壳村”
虽然我省产业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容忽视。对此,调研报告立足调研实际,一针见血、毫不避讳地指出了问题。
扶贫产业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报告指出,多数贫困村产业立地条件较差、土地碎片化、机械化程度低、产业路不通畅。产业布局分散,有面积无规模,有特色无品牌。自然灾害频发,极端天气增多,低温冻害、暴洪、冰雹、泥石流等灾害对产业发展的影响较大。今年以来,全省有15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不同程度受灾,小麦、油菜、苹果、核桃、花椒等特色产业受灾损失严重。
贫困地区产业化程度不够高。报告指出,大部分贫困村特色产业优势不明显,扶贫产业总体规模小、覆盖率低、链条短、附加值不高。相当一部分贫困户基本以家庭为经营单位,生产经营方式分散、细小,传统种养业的比重较大,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滞后,大部分农副产品还停留在出售初级产品和原料上,产品附加值不高,绝大多数贫困户没有分享到农产品在加工、销售环节中的丰厚利润。贫困地区产业的覆盖度明显偏低,全省还有35.5万贫困户和147.55万贫困人口需要产业扶持。农产品结构单一、产业趋同、产品同质化问题比较普遍,低层次的市场竞争加剧。
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能力较弱。报告指出,大多数地方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综合实力不够强,科技含量普遍偏低,辐射带动效果不够明显。有的企业才刚刚起步,拉动经济发展和带动农户增收的能力还非常有限。全省有65%的合作社属于“空壳社”“挂牌社”“家庭社”,没有产业支撑、没有能人带动。有的名为合作社,实为“个体户”,带动能力大打折扣,全省有51.5%的村为集体经济“空壳村”。农村“三变”改革中,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在一些地方还没有真正落实到位,激活资产资源、促进产业增收发展的效应还没有完全显现。
龙头企业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健全。报告指出,从调研情况看,一些新型经营主体往往缺少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和利益共享机制,企业与贫困户对接不紧密。大部分贫困户缺乏“共同投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意识,没有真正参与到双向互动的利益联结机制中去,贫困户对到户资金发展产业的参与度不够。一些经营主体、龙头企业出于经营成本、盈利性考虑,对贫困户的带动意愿不强。一些龙头企业与贫困户的利益分割不够合理,有的企业和贫困户没有按股分红的办法与契约,大多数企业把保底当分红,实际上没有分红,贫困户还没有真正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
产业扶持资金投入不足。报告指出,尽管各级财政对产业扶贫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是,由于产业基础薄弱、产业覆盖率低、扶贫产业发展需求量大,加之大部分农业企业刚刚起步,龙头企业缺流动资金,缺销售流通渠道,缺贮藏设施设备等问题较为普遍。受信贷规模、信贷政策的影响,扶贫产业发展仍然存在贷款难的问题。各级按要求统筹整合的涉农资金,真正落实到贫困村、建档立卡户产业发展上的还十分有限。
实实在在提出建议:各级政府应当把握好市场和产业发展规律,做好中间服务,帮助和指导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科学、规范、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
结合调研了解到的情况和甘肃实际,调研组在报告中提出实实在在、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为我省产业扶贫工作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要下功夫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调研组建议,贫困地区发展产业扶贫,核心是要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一方面,要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下功夫培养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合作社,按照县级统筹组建国有农发公司、乡镇设立分公司、每个村建合作社的模式,尽快实现龙头企业、合作社对所有贫困村和特色产业的全覆盖。要引导土地、资本、科技等生产要素向基地、园区、合作社、企业聚集,着力解决产业覆盖率低、规模小、链条短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具有影响力、社会责任感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对已有的扶贫龙头企业和合作社要引导他们转变经营方式和经营理念,尊重市场规律,科学规范运行,探索建立带动农民、实现与农民利益共享的新机制。要鼓励工商资本下乡、企业家下乡和回乡,让更多的企业和企业家来到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作贡献。
要抓好产业扶贫政策和“一户一策”产业发展计划的对接落实。调研组建议,为了扶持产业加快发展,省上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力度大、含金量高的扶持政策,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利用好。特别是要做好省财政人均5000元、户均2万元支持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的政策与“一户一策”发展计划的精准对接,按一半用于补助家庭发展种养产业,另外一半用于入股、配股到与贫困户发展产业密切关联的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的办法落实到户。要进一步细化、实化“一户一策”产业发展计划,将每一项政策措施细化为具体实施的项目,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要大力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调研组建议,要以“三变”改革促进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助推精准脱贫。通过“三变”改革引导农村各类资源向龙头企业和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流动,不断激发产业发展的新活力。充分发挥“三变”改革在放大资金使用效益、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发展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增强农民内生动力方面的推动作用。要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和林地使用权等“三权”分置改革,着力破解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最大限度释放改革对产业扶贫的助推作用。
要重视健全完善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调研组建议,目前,全省各地普遍采取的是“扶贫开发公司+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扶贫到户资金大都作为股份投入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因此,建立科学合理、运作规范的利益联结机制至关重要。各级政府应当把握好市场和产业发展规律,做好中间服务,帮助和指导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科学、规范、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要逐渐提高贫困群众在利益联结中的知情权和参与度,让他们逐步参与到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中。在将扶贫资金注入龙头企业扶贫项目时,要注重搞好龙头企业和贫困户、市场、合作社机制上的对接,处理好龙头企业和贫困户利益分割的关系。凡享受过政府扶持资金、补贴补助、贴息贷款的新型经营主体,应把带动贫困户发展作为重要的社会责任。凡申请财政扶持资金、补贴补助、贴息贷款和依托政府担保机构获得产业扶持贷款的龙头企业、能人大户,应把带动贫困户增收作为前置条件,明确带动贫困户的方式和数量。以参股方式带动贫困户的,应明确保底分红的数量和按股比分红的比例;以提供就业岗位带动贫困户的,应明确贫困户劳动力的保底工资。
要努力构建以降低贫困户经营风险为重点的扶贫产业风险防范体系。调研组建议,脱贫靠增收,增收靠产业。产业只有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才能持续稳定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带动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目标。我省产业扶贫面临自然灾害、市场价格、动植物疫病等潜在风险,同时还面临着项目选择、合作经营、资金接续、企业信誉等困难。应当高度重视产业扶贫中的风险防控问题,要加快贫困地区企业信誉、产品保险、灾害补偿、价格保护、信用担保、动植物疫病等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有效规避和降低各类风险对产业发展和贫困户造成的损失。要提高扶贫产业项目选择的科学化水平,避免产业项目选择的盲目性。要加强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推进农业保险“增品扩面提标降费”。要探索建立扶贫产业风险补偿基金或设立风险保证金,通过龙头企业和合作社购买商业保险等管用措施,确保产业稳定健康发展,确保贫困群众增收脱贫致富。
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积极开展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对运行不规范特别是没有业务的“空壳社”“挂牌社”“家庭社”,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逐步进行整改
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肩负履职使命,纷纷为我省贫困地区产业扶贫出实招、想对策。
常委会组成人员一致认为,调研报告全面反映了我省贫困地区扶贫产业发展面临的现状及存在的实际问题,是一份高质量的报告。报告有三个特点:一是着力点找得准。扶贫工作要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其中产业扶贫是重中之重,是根本之策,是推动我省扶贫开发从“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的重要方式。二是符合省情,课题选得好。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是我省当前最大的政治,产业扶贫调研符合我省扶贫工作实际。三是调研深入,情况摸得清。从报告看,调研扎实深入,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应做好的工作的研判、分析都符合实际。同意这个报告。
有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在贫困地区推动产业发展要调动政府、群众、企业、社会、科技人员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其中的关键环节是调动龙头企业的积极性。要省市县乡齐动员,选择有实力、有信誉、有实绩,能和当地资源条件对得上的龙头企业,带动贫困群众发展产业。要细化把贫困户的资产、资金和人力入股到龙头企业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真正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实现既保底又分红。要在法律政策许可的情况下,给予龙头企业金融、保险、税费和发展环境支持,帮助企业做大做强。要完善入股合同手续,把程序走到,让群众知情,听取意见建议,切实维护群众的知情权、所有权、参与权和收益权。
针对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实际,有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第一,对具有一定服务和经营功能的合作社,按照“总体发展,典型规范”的模式,坚持先发展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着力培养一批制度完善、机构健全、服务合作较好的合作社作为示范典型。同时,建立县乡两级合作社辅导队伍,帮助合作社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利益分配机制和财务公开制度。积极开展贫困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对运行不规范特别是没有业务的“空壳社”“挂牌社”“家庭社”,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逐步进行整改。第二,在省级层面,制定支持高校毕业生到贫困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的政策措施,对合作社引入的职业经理人进行适当补助,为合作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同时,按照合作社“对内服务、对外竞争”的功能特点,按照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要求,统一制定并实施产品质量安全和卫生标准,完善安全生产监控体系,确保产品质量,提升合作社市场竞争力。第三,由省级层面协调,进一步加强和改善金融服务,采取贷款额度授信、产品和销售合同抵押等多种形式,为合作社提供多渠道资金支持。设立专业贷款担保机构,提供便利、多样的信贷服务产品,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扩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保险覆盖面,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抗御风险能力。积极盘活资产,加快建立完善土地使用权交易中心,通过实施农业产业权证、林权证、房产证、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等作抵押向银行贷款,切实解决合作社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融资困难问题。
在脱贫攻坚中,建档立卡户有三分之一是妇女。这些妇女走出去,从事家政服务行业,形成了有影响力的品牌,比如“陇原妹”品牌,在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形成了较好的市场。为此,还有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加大对家政服务行业的规范、引导、支持,提高服务水平,提升行业水准。同时,建议政府将陇原巧手培训、妇女居家就业和巾帼扶贫车间三种形式结合起来,挖掘产业潜力,延长产业链。此外,建议加大对农村女经纪人培养培训力度,在农村培育一批致力于脱贫攻坚的女经纪人。(本报记者 薛文阅)
“产业发展是一个过程,既要谋划理清完善思路,确定重点任务,更要盯紧做实,抓好落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工作做得更好,真正让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结出实实在在的成果,让贫困群众得实惠。”9月21日,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玺玉在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分组审议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全省贫困地区产业扶贫情况的调研报告时指出。
今年6月下旬至8月上旬,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青林率调研组,就全省贫困地区产业扶贫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深入武威、白银、甘南、临夏、陇南等5个市(州)、17个县(市、区)、36个乡(镇)、51个贫困村,同时走访了17家龙头企业、2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70余户贫困群众,采取听取相关情况介绍、座谈交流、入户抽查、现场察看等方式,深入了解了全省贫困地区扶贫产业发展情况,并形成调研报告。这一调研报告翔实具体地反映了我省脱贫攻坚取得的成绩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9月20日,在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周兴福作了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全省贫困地区产业扶贫情况的调研报告。9月21日上午,常委会组成人员分组审议了这个报告。
全面客观总结成绩:发挥龙头企业、能人大户的带动作用,普遍推行了“中天模式”“德青源模式”“庄浪模式”,普遍构建了“党支部 龙头企业 合作社 贫困户”的产业发展组织体系调研报告指出,近年来,全省各地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关键举措和根本之策,立足自身资源优势、不断理清发展思路、制定扶持政策措施、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推动扶贫开发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贫困地区产业有了较快发展,产业扶贫助推精准脱贫取得显著成效。
立足各地资源禀赋,打造适宜的扶贫产业。报告显示,全省贫困地区普遍立足当地资源优势、资源禀赋、比较优势、产业发展基础和农民发展意愿,因地制宜地谋划扶贫产业。在稳定发展粮食产业的基础上,突出发展牛、羊、蔬菜、果品、马铃薯、中药材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油橄榄、花椒、茶叶、百合、玫瑰、油菜、杂粮杂豆等地方特色产品。大力推进乡村旅游、文化旅游、观光农业、电商扶贫、光伏扶贫、劳务经济、家政扶贫等新产业、新业态。一些贫困县区打造形成了一大批辐射带动能力强、农民增收效果好的主导产业。平凉市崆峒区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带动全区近30%的贫困户依靠肉牛养殖脱贫致富。定西市安定区着力打造马铃薯产业,贫困户户均种植马铃薯10亩以上,马铃薯产业直接带动1.37万户贫困户增收脱贫。天水市麦积区突出发展苹果产业,仅苹果产业一项就使贫困群众人均收入达到了2870元,带动了3440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制定优惠政策措施,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报告显示,省政府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从扶持到户产业发展、贫困村农民合作社建设、龙头企业培育壮大、贫困村果蔬保鲜库建设、科技人员驻村帮扶、农产品品牌建设、农业保险、银行信贷支持、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等多方面,加大了对产业扶贫的政策支持力度。特别是省上为每个贫困户精准投入资金2万元,支持贫困户种养产业发展,把产业入户落到了实处。从全省“一户一策”对接落实的情况看,95%以上的贫困户制定了产业扶贫计划,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了到户项目扶持资金对产业扶持的全覆盖。
各市县区也都相继制定出台了扶持产业的具体政策措施,加大了对产业扶贫的支持力度。陇南市通过政策、资金、项目、科技扶持,大力发展油橄榄产业,目前已有159个贫困村、4.42万贫困人口依靠种植油橄榄实现了脱贫致富。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注重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报告显示,各地普遍注重发挥龙头企业、能人大户、专业合作社对扶贫产业的带动作用。截至目前,全省58个贫困县的1738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带动贫困人口36万人,1.9万个规范运行的合作社共带动贫困人口76.6万人。创新带动发展模式,在县域经济发展较好、本土企业实力较强的地区,普遍推行了“前期优质供种 全程技术服务 后期回收加工”的“中天模式”;在企业发展薄弱的县区,推行了“政府享有所有权、龙头企业享有经营权、贫困群众享有收益权”的“德青源模式”;在不具备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条件的地方,推行了“国有扶贫开发公司 龙头企业(能人大户) 专业合作社 贫困户”的“庄浪模式”,充分发挥了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
加强农村市场建设,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报告显示,省上组建成立了甘肃省农业扶贫产业产销协会,200多家省内外农业龙头企业、产销大户和知名农产品批发市场主体成为会员,积极对接终端市场。协调落实信贷资金500亿元,扶持龙头企业收购农副产品。举办了2018西北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暨甘肃特色农产品贸易洽谈会,400多家企业参与展示展销,1100多名国内外客商代表进行了洽谈对接。安排2亿元专项扶持资金,对有需求的贫困县贫困村果蔬保鲜库、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产销大户和供销社等建设主体给予了重点补贴。投入电商扶贫补助资金5500万元,打造村级电商综合服务体系,支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的贫困县开展电商扶贫工作,通过开设网上“甘肃原产地旗舰店”和线下体验店,不断扩大了本土特色农产品网销规模。
强化关键要素支撑,保障扶贫产业健康发展。报告显示,全省各地普遍从资金筹措、技术服务、产品保险、人才培训等方面,进一步强化了产业扶贫要素保障。今年,省上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各级整合涉农资金的119亿元支持贫困户发展扶贫产业。金融部门累计发放精准扶贫贷款435亿元,惠及96.4万贫困户、398.2万贫困人口。省上设立500亿元的产业发展投资基金,通过基金运作的方式扶持企业发展。省政府制定了《农业保险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方案》,明确在已经开办玉米、马铃薯等10个中央补贴品种和中药材、苹果2个省级补贴品种的保险基础上,新增开办肉牛、肉羊、高原夏菜等6个省级特色品种保险。各地普遍构建了“党支部 龙头企业 合作社 贫困户”的产业发展组织体系。持续加大对村干部、贫困户的培训力度,全省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6200多场次,培训65.4万人。驻村帮扶的6220个工作队都配备了1名农业科技人员,省市两级组建专家团队到贫困地区开展巡回技术指导。
一针见血指出问题:全省有65%的合作社属于“空壳社”“挂牌社”“家庭社”,没有产业支撑、没有能人带动,有51.5%的村为集体经济“空壳村”
虽然我省产业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容忽视。对此,调研报告立足调研实际,一针见血、毫不避讳地指出了问题。
扶贫产业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报告指出,多数贫困村产业立地条件较差、土地碎片化、机械化程度低、产业路不通畅。产业布局分散,有面积无规模,有特色无品牌。自然灾害频发,极端天气增多,低温冻害、暴洪、冰雹、泥石流等灾害对产业发展的影响较大。今年以来,全省有15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不同程度受灾,小麦、油菜、苹果、核桃、花椒等特色产业受灾损失严重。
贫困地区产业化程度不够高。报告指出,大部分贫困村特色产业优势不明显,扶贫产业总体规模小、覆盖率低、链条短、附加值不高。相当一部分贫困户基本以家庭为经营单位,生产经营方式分散、细小,传统种养业的比重较大,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滞后,大部分农副产品还停留在出售初级产品和原料上,产品附加值不高,绝大多数贫困户没有分享到农产品在加工、销售环节中的丰厚利润。贫困地区产业的覆盖度明显偏低,全省还有35.5万贫困户和147.55万贫困人口需要产业扶持。农产品结构单一、产业趋同、产品同质化问题比较普遍,低层次的市场竞争加剧。
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能力较弱。报告指出,大多数地方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综合实力不够强,科技含量普遍偏低,辐射带动效果不够明显。有的企业才刚刚起步,拉动经济发展和带动农户增收的能力还非常有限。全省有65%的合作社属于“空壳社”“挂牌社”“家庭社”,没有产业支撑、没有能人带动。有的名为合作社,实为“个体户”,带动能力大打折扣,全省有51.5%的村为集体经济“空壳村”。农村“三变”改革中,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在一些地方还没有真正落实到位,激活资产资源、促进产业增收发展的效应还没有完全显现。
龙头企业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健全。报告指出,从调研情况看,一些新型经营主体往往缺少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和利益共享机制,企业与贫困户对接不紧密。大部分贫困户缺乏“共同投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意识,没有真正参与到双向互动的利益联结机制中去,贫困户对到户资金发展产业的参与度不够。一些经营主体、龙头企业出于经营成本、盈利性考虑,对贫困户的带动意愿不强。一些龙头企业与贫困户的利益分割不够合理,有的企业和贫困户没有按股分红的办法与契约,大多数企业把保底当分红,实际上没有分红,贫困户还没有真正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
产业扶持资金投入不足。报告指出,尽管各级财政对产业扶贫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是,由于产业基础薄弱、产业覆盖率低、扶贫产业发展需求量大,加之大部分农业企业刚刚起步,龙头企业缺流动资金,缺销售流通渠道,缺贮藏设施设备等问题较为普遍。受信贷规模、信贷政策的影响,扶贫产业发展仍然存在贷款难的问题。各级按要求统筹整合的涉农资金,真正落实到贫困村、建档立卡户产业发展上的还十分有限。
实实在在提出建议:各级政府应当把握好市场和产业发展规律,做好中间服务,帮助和指导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科学、规范、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
结合调研了解到的情况和甘肃实际,调研组在报告中提出实实在在、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为我省产业扶贫工作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要下功夫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调研组建议,贫困地区发展产业扶贫,核心是要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一方面,要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下功夫培养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合作社,按照县级统筹组建国有农发公司、乡镇设立分公司、每个村建合作社的模式,尽快实现龙头企业、合作社对所有贫困村和特色产业的全覆盖。要引导土地、资本、科技等生产要素向基地、园区、合作社、企业聚集,着力解决产业覆盖率低、规模小、链条短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具有影响力、社会责任感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对已有的扶贫龙头企业和合作社要引导他们转变经营方式和经营理念,尊重市场规律,科学规范运行,探索建立带动农民、实现与农民利益共享的新机制。要鼓励工商资本下乡、企业家下乡和回乡,让更多的企业和企业家来到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作贡献。
要抓好产业扶贫政策和“一户一策”产业发展计划的对接落实。调研组建议,为了扶持产业加快发展,省上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力度大、含金量高的扶持政策,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利用好。特别是要做好省财政人均5000元、户均2万元支持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的政策与“一户一策”发展计划的精准对接,按一半用于补助家庭发展种养产业,另外一半用于入股、配股到与贫困户发展产业密切关联的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的办法落实到户。要进一步细化、实化“一户一策”产业发展计划,将每一项政策措施细化为具体实施的项目,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要大力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调研组建议,要以“三变”改革促进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助推精准脱贫。通过“三变”改革引导农村各类资源向龙头企业和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流动,不断激发产业发展的新活力。充分发挥“三变”改革在放大资金使用效益、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发展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增强农民内生动力方面的推动作用。要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和林地使用权等“三权”分置改革,着力破解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最大限度释放改革对产业扶贫的助推作用。
要重视健全完善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调研组建议,目前,全省各地普遍采取的是“扶贫开发公司+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扶贫到户资金大都作为股份投入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因此,建立科学合理、运作规范的利益联结机制至关重要。各级政府应当把握好市场和产业发展规律,做好中间服务,帮助和指导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科学、规范、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要逐渐提高贫困群众在利益联结中的知情权和参与度,让他们逐步参与到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中。在将扶贫资金注入龙头企业扶贫项目时,要注重搞好龙头企业和贫困户、市场、合作社机制上的对接,处理好龙头企业和贫困户利益分割的关系。凡享受过政府扶持资金、补贴补助、贴息贷款的新型经营主体,应把带动贫困户发展作为重要的社会责任。凡申请财政扶持资金、补贴补助、贴息贷款和依托政府担保机构获得产业扶持贷款的龙头企业、能人大户,应把带动贫困户增收作为前置条件,明确带动贫困户的方式和数量。以参股方式带动贫困户的,应明确保底分红的数量和按股比分红的比例;以提供就业岗位带动贫困户的,应明确贫困户劳动力的保底工资。
要努力构建以降低贫困户经营风险为重点的扶贫产业风险防范体系。调研组建议,脱贫靠增收,增收靠产业。产业只有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才能持续稳定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带动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目标。我省产业扶贫面临自然灾害、市场价格、动植物疫病等潜在风险,同时还面临着项目选择、合作经营、资金接续、企业信誉等困难。应当高度重视产业扶贫中的风险防控问题,要加快贫困地区企业信誉、产品保险、灾害补偿、价格保护、信用担保、动植物疫病等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有效规避和降低各类风险对产业发展和贫困户造成的损失。要提高扶贫产业项目选择的科学化水平,避免产业项目选择的盲目性。要加强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推进农业保险“增品扩面提标降费”。要探索建立扶贫产业风险补偿基金或设立风险保证金,通过龙头企业和合作社购买商业保险等管用措施,确保产业稳定健康发展,确保贫困群众增收脱贫致富。
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积极开展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对运行不规范特别是没有业务的“空壳社”“挂牌社”“家庭社”,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逐步进行整改
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肩负履职使命,纷纷为我省贫困地区产业扶贫出实招、想对策。
常委会组成人员一致认为,调研报告全面反映了我省贫困地区扶贫产业发展面临的现状及存在的实际问题,是一份高质量的报告。报告有三个特点:一是着力点找得准。扶贫工作要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其中产业扶贫是重中之重,是根本之策,是推动我省扶贫开发从“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的重要方式。二是符合省情,课题选得好。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是我省当前最大的政治,产业扶贫调研符合我省扶贫工作实际。三是调研深入,情况摸得清。从报告看,调研扎实深入,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应做好的工作的研判、分析都符合实际。同意这个报告。
有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在贫困地区推动产业发展要调动政府、群众、企业、社会、科技人员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其中的关键环节是调动龙头企业的积极性。要省市县乡齐动员,选择有实力、有信誉、有实绩,能和当地资源条件对得上的龙头企业,带动贫困群众发展产业。要细化把贫困户的资产、资金和人力入股到龙头企业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真正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实现既保底又分红。要在法律政策许可的情况下,给予龙头企业金融、保险、税费和发展环境支持,帮助企业做大做强。要完善入股合同手续,把程序走到,让群众知情,听取意见建议,切实维护群众的知情权、所有权、参与权和收益权。
针对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实际,有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第一,对具有一定服务和经营功能的合作社,按照“总体发展,典型规范”的模式,坚持先发展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着力培养一批制度完善、机构健全、服务合作较好的合作社作为示范典型。同时,建立县乡两级合作社辅导队伍,帮助合作社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利益分配机制和财务公开制度。积极开展贫困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对运行不规范特别是没有业务的“空壳社”“挂牌社”“家庭社”,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逐步进行整改。第二,在省级层面,制定支持高校毕业生到贫困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的政策措施,对合作社引入的职业经理人进行适当补助,为合作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同时,按照合作社“对内服务、对外竞争”的功能特点,按照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要求,统一制定并实施产品质量安全和卫生标准,完善安全生产监控体系,确保产品质量,提升合作社市场竞争力。第三,由省级层面协调,进一步加强和改善金融服务,采取贷款额度授信、产品和销售合同抵押等多种形式,为合作社提供多渠道资金支持。设立专业贷款担保机构,提供便利、多样的信贷服务产品,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扩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保险覆盖面,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抗御风险能力。积极盘活资产,加快建立完善土地使用权交易中心,通过实施农业产业权证、林权证、房产证、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等作抵押向银行贷款,切实解决合作社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融资困难问题。
在脱贫攻坚中,建档立卡户有三分之一是妇女。这些妇女走出去,从事家政服务行业,形成了有影响力的品牌,比如“陇原妹”品牌,在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形成了较好的市场。为此,还有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加大对家政服务行业的规范、引导、支持,提高服务水平,提升行业水准。同时,建议政府将陇原巧手培训、妇女居家就业和巾帼扶贫车间三种形式结合起来,挖掘产业潜力,延长产业链。此外,建议加大对农村女经纪人培养培训力度,在农村培育一批致力于脱贫攻坚的女经纪人。(本报记者 薛文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