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生态红线 走绿色发展之路——陇原环保世纪行“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采访团陇南第二阶段采访纪实 -ag凯发k8国际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8-10-26 11:11:42

  继7月9日至15日,陇原环保世纪行“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采访团冒雨在甘肃省陇南市礼县、成县、两当县、徽县境内部分自然保护区开展集中采访报道活动,7月29日至8月6日,在酒泉市的敦煌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瓜州县、玉门市、金塔县境内的部分自然保护区进行集中采访报道活动之后,9月2日至7日,陇原环保世纪行“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采访团再赴陇南市西和县、康县、文县和武都区部分自然保护区,继续集中开展因降雨山洪阻路而中断的采访活动。
 
  陇南市共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省级自然保护区9个,总面积50.42万公顷
 
  陇南全境属于长江流域地区,肩负着建立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的义务和责任。全市现有省级以上各类自然保护区15个,其中国家级6个、省级9个。除西和县外,陇南市自然保护区范围涉及其余8个县区的66个乡镇557个村,保护区人口23.5万人,分别占总乡镇的33.8%、总村数的17.3%和总人口的8.17%;总面积50.42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18.02%。除4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不包括河流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2个大鲵保护区外,其余9个为野生动物保护区,总面积42.23万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18.73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6.7%;缓冲区总面积9.31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3.3%;实验区总面积15.19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5.4%。
 
  陇南市副市长漆文忠说,陇南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工作,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提出了“433”发展战略,把自然资源保护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来抓,坚守生态红线,抬高准入门槛,严格督查整改,持之以恒走生态绿色发展之路,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通过科学、适时调整和完善规划,用规划的科学实施引领保护责任和措施全面落实,做到了保护和脱贫攻坚有效、有力推进;严格靠实各级行政责任,执行各类政策,确保保护区安全、拓展、建设、管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广大群众保护生态、建设生态家园的积极性、责任性全面提高,保护区未发生过重大责任事件。
 
  ——通过突出项目实施,做到保护与发展相互促进,生态建设更加有力,天然林保护、公益林建设、退耕还林、易地搬迁、动力电覆盖、劳务移民等七大项目使保护更加有力,生态更加美好;突出特色,全面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发展,生态公园、特种动植物保护、红外线监测、林下经济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发展成为保护区基础支撑,在森林管护员基础上的全民动植物保护意识全面形成;突出环境问题专项整治,举一反三宣传发动,让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参与,让群众成为生态保护的主体责任人。
 
  ——遵照各项管理保护规定和依法护林措施,做好长效机制建设,让自然保护区在保护中发展,为陇南建设长江上游安全屏障作出了应有贡献,更好地为陇南子孙万代共享青山绿水做好了基础工作。
 
  环保督察反馈的211项问题,已完成整改158项,其余问题正在整改当中
 
  大鲵因为能发出婴儿般的叫声,俗称娃娃鱼,3.5亿年前和恐龙同时起源,被誉为“游动的活化石”,是国家二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
 
  “上世纪80年代前期,康县野生大鲵种群大约有30万尾。”康县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江俊虎说,80年代后期,在经济利益驱使下,康县的大鲵一度遭到不法分子以投毒、电击等为主要方式的疯狂猎捕,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至2009年自然保护区成立之前,康县大鲵野生种群不足千尾,面临灭绝风险。
 
  江俊虎说,与娃娃鱼这个名字一样,大鲵的脾气也像小孩,一言不合就打架,只要凑到一起就可能相互撕咬。所以,无论是野生环境还是养殖环境,均会有大鲵受伤。因此,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专门建立了大鲵救助中心,将日常巡查中发现的受伤大鲵接到救治中心救治,再通过合适的时机放归野外。
 
  据了解,目前,康县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6个监测站,通过水样监测及伴生生物观察,保护区在3年内水质无明显变化,可达到直饮水标准,适宜大鲵栖息繁殖。通过近10年的保护,康县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大鲵种群数量大约4600尾,比保护区成立之前有明显增加。
 
  江俊虎说,野生大鲵种群数量增加与保护措施到位、增殖放流密不可分。2010年、2011年、2013年、2014年、2016年,保护区管理局分别在梅园河、青河、三河、燕子河流域放流大鲵种苗7650余尾,为保护康县野生大鲵种质资源、增加大鲵野生数量、扩大大鲵野生种群起到了积极作用。
 
  据了解,为了维护保护区的完整性,康县大鲵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会同县农牧、水务、林业、国土等单位业务人员,深入保护区重点河流流域开展保护区区域范围调查,划定河流水域、山林地界、草原耕地和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并打表定位,栽桩定界,明确权属,设立界桩150个、大型宣传牌5个、永久性界碑10个,开辟巡护便道5条16公里。同时,对保护区内的水生野生动物种类、种群数量、分布区域进行认真详细的调查统计,为大鲵及其伴生鱼类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据介绍,康县大鲵保护区管理局深入保护区,通过播放电视专题片、印发宣传资料、制作宣传牌、召开各种会议等方式,广泛宣传大鲵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提高全县干部群众热爱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自觉性;认真开展保护区执法检查活动,每年巡查65次160天以上,依法查处未经审批,在保护区内开矿、开山炸石、毁林开荒、在河道内倾倒垃圾和有害物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依法查处在保护区内乱修乱建房屋、乱采乱挖、破坏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行为,使保护区建设步入了法治化轨道。
 
  江俊虎说:“在自然保护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中,我们深刻吸取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破坏问题教训,全面认真扎实开展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同时,积极主动自查,勇于揭丑,敢于碰硬,深刻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积极收集汇总资料,开展保护区调整科学复核,组成专门人员扎实开展问题整改,以壮士断腕的恒心和勇气开展环境问题整改,共取缔退出探矿权9家,整治矿碴堆积点1处,拆除清理生猪养殖场2家,关停整改小型水电站2家,查处违法采砂点8户、处罚6户,关停取缔违规采砂点(场)5处,实现了保护区安全环保管理目标。据国家生态环境部2018年5月15日发布信息,康县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瘦身’问题整改到位,已经销号。”
 
  康县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整改工作,是全市自然保护区整改工作的真实写照。漆文忠说:“我们把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成立了以发改、林业、环保、国土、水务、农牧、交通、扶贫、旅游等相关部门组成的联合协调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多次召集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制定了《陇南市自然保护区2018年联合执法检查暨‘绿盾2017’专项行动回头看督查实施方案》,印发《关于切实做好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问题清单销号有关工作的通知》,针对存在的问题,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采取‘一事一策’的方式,逐个制定整改方案,建立整改台账,完善整改措施,限期进行整改;召开了整改工作推进会、汇报会、通报会,对各项整改任务进行再部署、再安排、再督促;市上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深入一线督促检查,现场衔接协调,有力地推动了整改工作落到实处。截至目前,211项问题已完成整改158项,整改率为74.8%。其中:省上直管的4个自然保护区共有生态环境问题139个,已完成整改105个,整改率75.5%;市辖县管的5个自然保护区共有生态环境问题72个,已完成整改53个(含已经销号23个),完成率为73.6%,其余问题正在整改当中。”
 
  依据保护与开发并重原则,积极开展保护区范围功能区划调整确认工作
 
  2004年5月,甘肃文县白龙江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保护区位于陇南市文县境内的白龙江流域下游,是甘肃省最大的大鲵自然保护区。由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保护区范围功能先后进行了两次调整。
 
  甘肃文县白龙江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站长张晓平说,保护区成立以来,建立健全了保护区巡护制度,保护区管理站每月对保护区开展不少于两次的日常巡查,有力地遏制了野生鱼类濒危势头,多年来没有发生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和电鱼、毒鱼、炸鱼以及偷捕野生大鲵、水生野生动物的重大违法行为。
 
  据了解,甘肃文县白龙江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之初,由于当地对保护区的认识不够,在保护区功能区划范围的确定上不科学、不合理,将不是野生大鲵生存区域的国道212线,通乡、通村公路及沿线村庄、土地纳入了保护区,将保护区设立前就已经建成并运行的碧口水电站、汉坪嘴水电站及库区纳入了保护区,造成了保护区管理工作的难度。
 
  近年来,省、市环保督查都指出了这个问题,要求重新规划保护区功能区划范围,将不是野生大鲵生存区域的地方调整出保护区。2016年以来,当地政府积极开展保护区调整工作,经省上专家多次实地考察,确定了保护区调整的范围,编制了甘肃文县白龙江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划调整报告。
 
  2018年5月11日至13日,省环保厅组织专家组,对甘肃文县白龙江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现场实地考察,并就保护区功能区划范围调整有关问题召开了市、县两级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目前,保护区调整工作正在等待省环保厅专家组意见和专家评审。
 
  张晓平希望,应加快保护区调整进度,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纠正保护区建立之初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科学规范地确定保护区功能区划范围,实实在在地起到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作用。
 
  1992年11月,由原林业部批准建立的甘肃文县尖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大熊猫、羚牛等珍稀动物及其栖息地为主的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因历史原因,保护区成立以来,没有正式编制功能区划报告,也没有办理省政府批文。
 
  “以前由文县林业局临时划分的功能分区,与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存在很多冲突。”甘肃文县尖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站长王守成说,目前,文县林业局委托相关单位完成了《甘肃文县尖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报告》编制,经县政府研究同意,按程序逐级上报了省政府,请求对甘肃文县尖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重新确认。目前,已通过了省林业厅组织的专家实地考察及评审。
 
  王守成说,甘肃文县尖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没有专门的机构编制、没有固定的工作经费。保护区现有的工作人员都是文县林业局内部调剂的职工和天保人员,所有管护支出都依靠天保工程项目经费。
 
  “目前,我们已向机构编制部门上报了设置机构编制的申请报告,努力争取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并将工作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王守成说。
 
  漆文忠说,针对文县尖山、成县鸡峰山、礼县香山、两当灵官峡4个自然保护区中功能区划布局不合理、不科学,批建不规范的情况,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甘肃省省级自然保护区调整规定》,本着实事求是、尊重自然和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积极开展保护区范围功能区划调整确认工作,已按程序上报相关材料。目前,成县鸡峰山保护区功能区划调整报告已经通过省上专家评审,礼县香山、文县尖山两个保护区功能区划调整和区划重新确认报告正在组织专家评审,两当灵官峡保护区还在做区划报告阶段。
 
  把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片区建设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先行区域
 
  2018年4月的一天,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马河保护站,巡护队员在保护区深处设置的红外线相机收集到了大熊猫活动的画面。画面中野生大熊猫从容地走过镜头,圈占自己的领地。
 
  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刘万年说,通过视频画面,可以看出野生大熊猫在保护区生活得非常好,一副很享受野外环境的模样。
 
  据了解,甘肃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的前身是1963年建立的让水河金丝猴保护区。1978年8月,原林业部确定为国家大熊猫自然保护区。1990年6月,更名为“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9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保护区进行了范围调整,总面积由原来的223671公顷调整为183799公顷。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内设12个职能部门,下设6个保护站,1个大熊猫驯养繁殖中心。
 
  刘万年说,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片区的主体组成部分,行政区划涉及陇南市文县、武都区的10个乡镇。这一区域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动植物珍稀程度较高。根据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这一区域的野生大熊猫数量为110只,野生大熊猫分布数量为全国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之首。据调查,全省一半以上的动植物和保护动植物种类分布在这里,是甘肃省乃至我国西部生物物种最为丰富的物种基因库。2000年,白水江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2006年,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全国51个示范自然保护区之一。
 
  “保护区所在的这一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保护价值、科研价值和公众教育价值。”刘万年说,为了守护好甘肃的熊猫家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巡护队员们跋山涉水,渴了喝山泉,饿了吃干粮,巡护在保护区的山山水水间。
 
  从文县碧口镇李子坝村出发,进入正水沟,逆流而上,是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碧口管护站李子坝巡护队的起点。李子坝巡护队副队长任玉才说,山里有红外线相机等监测拍摄设备。每次巡山都要检查设备,还要收集大熊猫活动痕迹。一趟巡护,最少需要两天时间。重点巡护时,需要一周时间。每次进山巡护,都要背着工作装备、帐篷、食物等,边行进边开展工作,到了晚上,就在野外宿营。
 
  采访团记者随巡护队进入没有道路通行的巡护地段,从一块石头跳向另一块石头,涉过一处又一处激流,攀上一道又一道石壁,穿过一层又一层密林,走在背负着工作和生活用品的巡护队员巡护的路上。
 
  行进间,任玉才说,巡护的路几乎都这样,越往大山深处越艰险。大山深处没电、手机没信号,特别是夜晚只能听着各种动物的叫声入睡。长时间的巡护,不仅考验体力还要忍受寂寞。
 
  据了解,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以来,形成了较为有效的管理体系,建立完善了管理局和保护站两级管理体系。管理局对全区资源管理进行监管,结合全区实际情况,对关键区域组织人力进行综合整治。保护站管理辖区内的资源,掌握社区对资源的利用状况,按照各自职能开展保护行动。2003年以来,保护区管理局相继制定了巡护实施方案、监测实施方案、巡护监测管理办法、红外线监测技术规程等规范性文件,每年按春、夏、秋、冬分4次对全区布设的监测样线和巡护样线开展工作,掌握了区内珍稀动植物分布及种群变化情况,使野生动物和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
 
  刘万年说,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把森林防火作为资源保护的基础,在全区建立完善了超短波通信网络,购置了防火物资及设备,并为保护站配备了森林防火巡护车辆。各站、所在乡镇建立了联合防火组织、签订了防火责任状。每年进入防火期,都要集中入村、入社进行护林防火宣传、书写宣传标语、召开防火动员会、定期开展实战防火演练,有效地提高了森林火灾的防控能力。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积极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维护生物多样性安全,近15年来,保护区各类森林病虫鼠害发生面积18.5万亩,完成防治面积13万亩,防治率达到70%,灾情得到有效控制。经过多年探索,结合保护区与社区实际,实行管护责任到人、管护面积到户、资金使用到村、资金监管到站的管理模式,将专业管护与全民日常管护相结合,把保护、巡护、监测、科研有机结合起来,先后成立社区护林共管组织70个,成立义务扑火队104支4340人,有效地保障了保护区森林资源的安全。
 
  据了解,目前,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积极开展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片区试点工作任务,于2017年10月,全面开展本区域内大熊猫国家公园各功能区内社会经济调查,查清公园内4个功能区有9个乡镇、55个行政村6146户18384人,其中核心保护区内无村庄和人口分布,生态修复区有5个村庄107户312人,其余位于科普游憩区和传统利用区。新建野外视频监测点7处。野外视频监测点建设,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白水江片区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动态变化,也为野生大熊猫保护生物学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目前,保护区应用到野外监测的红外相机达260余台,每个季度均能拍摄到大量大熊猫、羚牛、林麝、金猫、青鼬等数十种珍稀动物的清晰照片和视频。新建红外相机监测点500处,购置500台红外相机布设于保护区内,长期监测野生动物,特别是伞护种如大熊猫的栖息环境、觅食、繁衍等动态信息,为更好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就国家大熊猫公园甘肃片区的推进情况,漆文忠说,大熊猫国家公园横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共分4个片区,甘肃境内为白水江片区,行政区划上涉及文县和武都区,规划总面积2571平方公里。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陇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认真履行试点工作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截至目前,陇南市成立了组织机构,印发了实施方案,开展了勘界和本底调查,编制了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提出了机构组建建议方案,积极推进项目建设,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漆文忠表示:“今后,我们要认真学习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提高认识,明确目标,按照中央要求落实好责任,把握好方向,处理好各方关系,调动各方积极性,在扎实推进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体制机制,消除模糊概念和认识,牢固树立保护第一理念,努力把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先行区域、世界生态教育样板区域。”
 
  (记者 王仲毅)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