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为一体的生态发展之路——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戈壁农业生态优化工作的调研报告综述 -ag凯发k8国际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8-12-04 12:45:38

  发展戈壁农业,是甘肃在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上的成功破题,是旨在保护好祁连山国家生态屏障的大前提下,按照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要求,努力探索走出的一条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为一体的生态发展之路。为此,今年5月至9月,省人大常委会组成由副主任陈克恭为组长、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参加的调研组,先后赴嘉峪关、酒泉、白银、武威、金昌5市,对全省戈壁农业生态优化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11月28日,在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副组长、省人大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万鹏举作关于我省戈壁农业生态优化工作的调研报告。
 
  背景现状:报告指出,发展戈壁农业,是我省在保护好祁连山国家生态屏障的大前提下,按照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要求,努力探索走出的一条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为一体的生态发展之路。2018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就发展戈壁农业作了具体的安排和部署,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有关市州也进行了积极探索。总的来看,全省戈壁农业生态优化工作成效显著。
 
  甘肃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生态屏障,在严格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同时,积极探索化“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的有效途径,让“绿水青山”变成绿色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我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首要任务。进入本世纪以来,河西走廊的快速发展受水资源的限制越来越严重,水资源依赖性发展模式几近极限。人们对水的不懈追逐,使得水资源瓶颈变得越来越细,导致自然生态用水减少、天然绿洲退化、沙化面积增大,成为制约河西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区域水资源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如何转方式、调结构,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充分利用河西走廊近20万平方公里的戈壁沙地等闲置土地和光热资源,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
 
  发展戈壁农业,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甘肃农业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创举,是我省在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上的成功破题,是旨在保护好祁连山国家生态屏障的大前提下,按照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要求,努力探索走出的一条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为一体的生态发展之路。自2012年农业部启动“西北非耕地农业利用技术集成”项目以来,我省河西各地在“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沙产业理论指导下,以现代农业技术为手段,探索出了一条在现有耕地以外利用荒滩、戈壁、盐碱地等闲置土地发展绿色精品设施农业的新路子。为了充分挖掘我省河西走廊丰富的戈壁土地和光热等自然资源潜力,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在各地探索的基础上,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推动国家级与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农民创业园和戈壁农业、高效节水农业、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思路,省政府于2017年8月印发了《关于河西戈壁农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戈壁农业是指在戈壁滩、沙石地、盐碱地、沙化地、滩涂地等不适宜耕作的闲置土地上,在符合国家有关生态保护法律法规政策的前提下,以高效节能日光温室为载体,发展蔬菜及瓜果等特色农产品的新型农业发展业态。戈壁农业不走绿洲农业发挥水资源比较优势的传统之路,而是反弹琵琶,发挥土地比较优势,兼收沙产业的技术路线,走高起点、高投入、高品质、高回报的绿色发展之路。在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天然绿洲与人工绿洲的协同共生,是解决“天然绿洲面积不能减少,人工绿洲必须巩固增加才能保障民生”这一新时代社会矛盾的最佳选择。戈壁农业是生态文明背景下的一场取之有时、用之有度的农业生产革命,是绿洲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发展戈壁农业是确保我省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彻底治理河西走廊农业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统筹之举,是我省推行美丽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益探索,恰逢其时、意义重大。
 
  根据省政府《关于河西戈壁农业发展的意见》,到2022年,我省将在河西地区荒漠戈壁初步建成基础设施完备、设施装备先进、科技支撑水平高、综合生产能力强、生态环境友好、产品特色鲜明的戈壁农业产业带,把河西地区打造成西北乃至中亚、西亚、南亚地区富有竞争力的“菜篮子”生产供应基地。计划5年内新建30万亩高标准设施农业,其中:新建高标准日光温室25万亩、全钢架高标准塑料大棚5万亩、智能连栋温室150亩。项目建成后,新增优质高效园艺作物产品250万吨,实现年产值120亿元。计划短期内在河西各市分别建设规划面积不少于1000亩的标准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年产蔬菜种苗500万株以上的工厂化育苗中心,以张掖市为主建立一定规模的原料发酵、袋料生产基地,使优质蔬菜种苗和菌棒统供率达到100%。河西各市、县均成立了戈壁农业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统筹协调工作。目前,全省已经建成5万多亩戈壁农业生产基地,年底将全面完成今年6万亩的建设任务。
 
  省委、省政府《关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决定》《甘肃省推进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规划》和《甘肃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2020)》,将戈壁农业作为我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要求的重要抓手和循环农业的重要内容予以充分体现。省政府计划建立总规模2000亿元的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基金,采用“母基金 子基金”架构,重点支持循环农业、戈壁农业、高效节水农业等10大绿色生态产业项目建设。河西5市已分别开工建设戈壁农业高标准智能示范性日光温室。建成后,将开展农民技能培训、电商平台服务、农业文化旅游和对外合作交流。利用以色列先进节水技术和资金优势,以戈壁农业为重要板块的酒泉“中以产业园”建设方案已上报省政府。投资5.26亿元的景泰县戈壁农业调水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
 
  存在问题:报告指出,戈壁农业是我省抢抓“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机遇,着力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实现绿色发展崛起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着眼宏观经济、城市发展和国际市场,坚持外向为主、绿色高端、集约投入、高效产出、适度规模、环境友好定位确立的重大战略。经过河西各地的积极作为和有益探索,该项工作在取得可喜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和生态优化措施不力等问题。
 
  近年来,我省河西各地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积极实践、竞相发展,探索出了许多因地制宜、行之有效的办法。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建设积极性高,但对其本质把握不够。去年以来,河西地区迅速展开工作,相关企业主动深度介入,掀起了戈壁农业的建设高潮。与热火朝天的建设局面相比,各地在戈壁农业发展理念和站位方面还存在一些认识和理解上的偏差。存在对绿洲农业和戈壁农业内在逻辑关系把握不够,对戈壁农业和沙产业的联系和区别认识不清,对顺应自然与征服自然的进退取舍认识不透,对戈壁农业的本质及其成长发展的经济、社会、技术等大背景和大环境剖析思考不深等问题。调研组经常看到类似“新技术、新速度,戈壁滩上建新区;战戈壁、打温棚,戈壁滩上立新功”的宣传,可见河西各地仍存有简单的征服自然、向戈壁进军的传统思维和倾向。
 
  规划虽已先行,但整体布局系统性不强。为确保戈壁农业发展高效有序,相关市、县坚持规划先行,对产业培育发展中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了预估研判,出台了发展规划,但更多的是用地规划,而不是在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背景下,基于空间布局优化美化的规划。一些规划虽然抓住了发展中矛盾的主要方面,但对整体性、系统性把握不足,对绿洲功能布局整合优化思考的少,与未来乡村振兴计划、美丽乡村建设计划衔接的少;对经济上的投入产出研究的多,对建设力度、建设规模、年产量等量的问题关心的多,对生态上的边际效益分析的少,对经济、社会、生态协同效应、保护与发展动态平衡等质的问题思考的少;对戈壁农业发展载体,如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等“细胞个体”关注的多,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和谐共生发展等系统问题重视的少。
 
  模式创新众多,但对可持续性发展考虑不全。河西各地在发展戈壁农业时,有许多非常可贵的创新发展模式值得肯定和推广。酒泉市在项目引进和园区建设上,把戈壁农业发展与农村“三变”改革有机结合,探索出了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经营组织筹资建园区、造温室,农户分期按揭购买、租赁经营或承包经营的发展模式,解决了企业集中经营难和农户分散建设难的问题;张掖市将食用菌产业与种植业、养殖业有机结合,探索形成了“种、养、菌”三元双向循环发展模式,有效推动了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模式的创新,极大地激发了产业发展的活力。但整体看,普遍对可持续发展考虑的不够周全。一是农民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二是龙头企业的示范效应不够,缺少与现有发展水平相适应、可落地的中间模式;三是政府的组织保障体系、技能培训体系、质量监管体系尚不健全,特别是缺乏与龙头企业嫁接联姻的实训基地、监管组织和营销组织。
 
  关注生产本身,但对全产业链的培育不足。戈壁农业较传统农业具有高投入、高品质、高回报的特点,除要求产品绿色无污染外,更要求具有品牌效应。而目前河西相关市、县都是以各自龙头企业的自营品牌为主,以企业点对点的营销信用为保障,不具区域品牌特色,难以发挥戈壁农业农产品的优势。各地将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生产有机基质的能力较弱,没有开发具有区域资源禀赋特色的优质基质,戈壁农业生产必须的培养基主要从陕西、银川等地外购,甚至从荷兰进口。总之,因无专门的组织机构和保障体系,河西地区现阶段对戈壁农业整个产业链的系统设计不够。
 
  意见建议:报告指出,戈壁农业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韧劲。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把生态文明理论与戈壁农业生产实践和农民增收相结合,真正走出一条治沙与治穷相结合的发展新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使戈壁农业成为“一带一路”甘肃段“点沙成金”的朝阳产业。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经过多次座谈交流,集思广益,在结合我省各项工作实际的基础上,调研报告数易其稿,梳理形成了八条意见建议。
 
  要认真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做到心中有矩而不逾矩。要把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仅作为建设祁连山国家公园的指导思想,而且作为发展戈壁农业、建设幸福美好新河西的指导思想,坚决防止突破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的事发生。
 
  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稳步持续推进戈壁农业发展。要汲取上世纪90年代初,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办实体和后来“再造河西”时期一哄而上、大规模开荒、无序打井、严重破坏戈壁荒漠生态环境,导致沙尘暴频发的教训。坚决防止好心办坏事,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只顾局部建设,破坏区域生态的事发生。
 
  要实施“退一进二”举措,谋划布局好近期建设发展。从长远考虑,建议在人工绿洲边缘,实施“退一进二”举措,即将现有耕作收益低的大田或被撂荒的弃耕地向绿洲内部退后一步的同时,再将戈壁农业向外迈出两步,把退后一步节约下来的水资源调剂给新增的戈壁农业,确保在不新增用水总量的同时,增加两倍生产土地,最大限度提高单位水资源产出效益。从另一角度看,人工绿洲边缘与村庄距离较近,戈壁农业在人工绿洲边缘区建设推进,能美化绿洲、戈壁交错区域的农村生活环境,修复绿洲边缘生态环境,强化生态屏障功能,更好地促进农村美丽、健康、持续发展。在金昌等缺少戈壁荒漠土地的地区和白银黄灌区等土壤盐碱化的地区,应该优先考虑并允许利用弃耕地和盐碱化土地发展戈壁农业,使得所有土地物尽其用。
 
  要实施“上下置换”举措,还更多的水给天然绿洲。所谓“上下置换”,即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计划,将位于绿洲冲积扇下端、地下水渗出地带的绿洲农业进行逐步退耕,使地下水自然渗出、涌泉再现,还湿地、湖泊等天然绿洲本应有的生存空间,使其得到修整恢复;同时,将绿洲冲积扇下端退耕出来的绿洲农业,置换布局在绿洲冲积扇上端和两侧发展戈壁农业,既可以在农业生产中节约出更多的水资源,将其归还于天然绿洲,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使绿洲更加美丽富饶。建议通过“上下置换”、优化绿洲布局及生态系统,避免产业活动向绿洲冲积扇下端发展,减少对荒漠戈壁的大规模扰动,进而确保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要强化戈壁农业品牌建设,拓宽产品增值空间。要加强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强化绿色有机农产品检验、认证;加大戈壁农业产品深加工和附加值提升力度,积极申报具有区域特色的戈壁农产品原产地命名与品牌标注,在保证区域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品牌效应。要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建立企业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的营销宣传体系,打造戈壁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要突出戈壁农业绿色、有机、无公害、污染少的特色优势,要像静宁苹果一样,统一区域品牌宣传、推介、营销和物流冷链建设,快速培育和维护一批知名农产品品牌,形成品牌效应。要避免相关生产经营企业低水平同质化竞争,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提升戈壁农业价值链和市场竞争力。
 
  要以建设美丽中国、推进乡村振兴为契机,着力构建戈壁农业产业生态圈。在实施美丽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时,要结合三大内陆河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湿地保护修复、荒漠化防治、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推进戈壁农业发展,实现生态保护与戈壁农业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构建戈壁农业生态循环示范村镇。要着力推广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条循环化、废物处理资源化的绿色农业生产模式。积极发展循环农业,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形成“农业-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着力构建有机栽培基质、保水剂、节水材料等上下游产业配套的现代化生产体系,不断完善戈壁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提升戈壁农业生产资料的服务供给水平。各级政府要制定政策,鼓励龙头企业基质生产属地化,利用当地农业废弃物生产具有区域资源禀赋特色的优质基质。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生产力布局,调减非优势作物面积,推动戈壁农业提质增效发展。开发建设光伏日光温室,实现光伏与农业一体化、立体式生产,推动现代农业与清洁能源产业有机融合、协同发展。
 
  要严格用水管理,努力保障戈壁农业发展用水。要坚持生态优先、因水制宜、适度规模、量力而行,以各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为基础做好规划、有序发展。要切实尊重自然规律,在绿洲下缘、沙漠前沿、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地下水超采区,严禁打井开荒,发展戈壁农业,破坏生态环境。要严格用水管理,推进农业水价改革,优化用水结构,提高用水效率,防止生态用水被挤占。严格落实《甘肃省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方案》,巩固三大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节水型社会建设、“关井压田”成果,限制和压缩不合理用水,全力保障戈壁农业发展用水需求。在控制用水总量的前提下,通过农田高效节水、调度农田和弃耕地用水计划、完善输配水措施,加强调蓄设施和能力建设。要在“节流”的同时,积极“开源”,要毫不动摇地加强祁连山生态环境修复和水源涵养林建设,提高上游水源涵养能力,确保三大内陆河流域来水,保障戈壁农业用水。
 
  要以农村“三变”改革为抓手,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促进戈壁农业发展。发展戈壁农业,要牢固树立农民主体地位,制定政策鼓励规模企业以技术和市场为资本,吸收农民以资源为资本入股合作,形成惠民生、求共赢的戈壁农业利益共同体。结合精准扶贫,以农村“三变”改革为抓手,从盘活资源、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壮大经营主体入手,以股份合作为核心,以股权为纽带,采取“保底分红 收益分红”等方式,让农民从资源资产中获得财产性收入。鼓励有技术、懂管理的种养能手,有头脑、懂市场的务工人员返乡领办、创办合作社,发挥专业合作社的引导、衔接、平台作用,提高农民参与戈壁农业建设的积极性,提升戈壁农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效益。考虑戈壁农业投资成本大、回收周期长等特点和地方政府及相关经营主体融资成本高、贷款难度大等实际情况,建议在充分利用生态产业发展基金的基础上,通过省级财政安排一定规模的专项引导资金,对相关重大项目予以支持。考虑到生鲜农产品具有易腐烂、难储存、不宜长时间运输等特点和我省农产品深加工及冷链物流体系不完善,采收后商品化处理能力弱的现实情况,省上应该及早谋划建设戈壁农业农产品加工、销售、储运等体系。
 
  建言献策:11月29日上午,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对报告进行了分组审议。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一致认为,甘肃发展戈壁农业是因地制宜的举措,戈壁农业是“点沙成金”的朝阳产业。报告情况吃得透、问题找得准、工作措施提得实。同意这个报告。
 
  审议中,在赞成报告的同时,常委会组成人员结合甘肃工作实际,针对戈壁农业生态优化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言献策,提出了很多意见建议。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玺玉说,发展戈壁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种探索,为指导现代农业发展打开了另一扇窗户。戈壁农业应该是节水农业、无土栽培农业,是较高水平的设施农业、无公害农业,实际上也是高效农业。因此,在工作中,一定要注意科学性和有效性,通过深入论证、科学规划、试点先行、分类实施、稳步推进,促进戈壁农业健康发展。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车克钧建议,发展戈壁农业要注重节约用水,这些设施农业都在戈壁缺水的地方,有些地方水源不够,要开采地下水,地下用水采集过多,会形成新的水资源匮乏,对防沙治沙、生态环境保护造成新的压力。大量发展戈壁农业,水从哪里来,这项工作能否长期可持续发展,必须认真研究论证,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新的损害。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赵金云提出,河西荒漠化土地利用核心还是要以水定地,要算好水量账。报告提到把河西地区打造成西北乃至中亚、西亚富有竞争力的“菜篮子”生产基地。要分析成本,节水灌溉的成本很高,而且这些蔬菜要出口到中亚和西亚,物流成本也很高,当地老百姓消费水平较低,当地人能否接受这样的高价蔬菜需要研究。在河西发展高成本的农业,一定要延长产业链,搞深加工,使这项产业可持续发展。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刘峰林建议,一方面要解决好融资难的问题,各级政府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每年的专项资金和贷款,承贷企业只能搞戈壁农业,不能挪作他用。另一方面戈壁农业是高投入、高回报、高收益的产业,产出品是有机的,一般销售价格比市场价格略高。由于缺乏有机农产品的权威认证,销售不理想。把这些产品运到外地销售也不现实,只能打开中亚、西亚销售市场。如果销售问题解决不好,戈壁农业发展起来就很难。同时,搞戈壁农业的乡镇,大多数都处在缺水地域,搞戈壁农业会不会带来环保风险,种植所需的用水量会增加多少,没有一个戈壁农业不影响环保的权威说法。一些乡镇通过退出低产田调剂用水,退出的农田如何处置,用水指标如何分配?建议要加强这方面的政策配套。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范鹏认为,要对戈壁农业等相关知识开展“扫盲”和科普宣传,使之深入人心,便于操作。要形成合力、错位发展,统筹规划、全力推进,使之成为我省农业转型升级、结构优化、农民增收的新增长点。要“接二连三”打造全产业链现代化农业体系。(本报记者 齐昕)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