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丨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有关情况介绍新闻发布会 -ag凯发k8国际
稿件来源:甘肃发布 发布时间:2024-07-26 18:39:00
7月26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有关情况介绍新闻发布会。省人大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朱建海,省人大民族侨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人大常委会民族侨务工作委员会主任杜健泽,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波,共同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新闻发布会现场
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新闻发言人刘晓文主持新闻发布会
主持人
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新闻发言人 刘晓文
发布人
省人大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 朱建海
省人大民族侨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人大常委会民族侨务工作委员会主任 杜健泽
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陈波
省人大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 朱建海
朱建海:
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重要指示要求,推动黄河国家战略深入实施,省人大常委会将黄河保护“一法一条例”实施情况作为今年监督工作的重点,组织开展了执法检查。7月23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在听取和审议黄河保护“一法一条例”的执法检查报告的同时,为进一步推动法律法规全面有效实施,还同步听取和审议了省政府关于推动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工作情况的报告,并召开联组会议进行专题询问。下面,我就有关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我省坚持把实施黄河国家战略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高位部署推进,成立由省级领导干部牵头的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和5个专责组,突出规划引领,强化空间布局,为黄河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划出路线图和坐标线;深化区域协同,加强与沿黄省区的交流合作,上下游统筹、干支流协同,共同推进生态保护、污染防治、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等,形成了整体合力;加大修复治理,通过治沙治水治污治乱全要素协调管理、打好黄河“几字湾”攻坚战、常态化清理河湖“四乱”、入河排污口分类整治、沿黄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等举措,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得到了代表和群众的肯定;加快绿色转型,坚持以“双碳”目标为牵引,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路径,加快产业布局优化与结构调整,发展的“含绿量”“含新量”成色更足。一个山青水秀、生态优良的美丽甘肃,正在从蓝图一步步变成生动的现实,全社会的“生态颜值”和全省人民的“幸福指数”同步提升。
对照黄河保护“一法一条例”的规定,在推动实施黄河国家战略,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土流失治理、环境风险防控、传统产业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时建议:省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黄河保护“一法一条例”,以改革创新的思维在强化保护意识上再下功夫,在推进系统治理上再下功夫,在扛牢法定责任上再下功夫,在绿化低碳转型上再下功夫,在持续深化改革上再下功夫,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
省人大民族侨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人大常委会民族侨务工作委员会主任 杜健泽
杜健泽:
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上午闭幕的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下面,我就《决定》制定的相关情况及主要内容向大家作一简要介绍。
一、作出决定的主要考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新时代民族工作提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省人大常委会立足甘肃省情实际和职责使命,制定出台这样一项重大事项决定,主要目的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理念,鲜明提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作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形成了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以及在新疆、青海、宁夏等省区调研时始终强调,要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切实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为我们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指明了方向。省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就是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引,积极引导全省各族人民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树牢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促进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共创复兴伟业。
二是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凝心聚力。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强调,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有形有感有效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省人大常委会立足多民族的省情实际作出决定,就是自觉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党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发出行动号召,以实际行动推动各项决策落实落地,为甘肃各项事业发展凝聚力量。
三是进一步促进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创新发展。新修正的地方组织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列为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职权。省人大常委会积极履职、依法作出决定,就是要接续我省这几年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方面的成功经验,把一些行之有效的诸如“一廊一区一带”创建等做法进行固化和制度化,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增点延链、增量扩面、增效提质。
二、决定起草的具体过程
出台这个决定是省人大常委会今年的重大任务。省人大常委会党组高度重视,专题研究安排,明确工作要求,精心组织开展决定的起草工作。省人大民侨委按照常委会党组的部署安排,会同省民委成立工作专班,组织专门力量,在系统学习研究、全面梳理总结、多方学习借鉴、深入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于6月底形成了决定草案初稿。7月初, 民侨委在常委会分管领导的具体指导下,征求省民委意见建议后对决定草案作了进一步修改,形成决定草案征求意见稿。7月中旬,按程序向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省委、省政府相关部门,各市州和各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以及部分省人大代表包括部分少数民族人大代表征求了意见建议。民侨委根据各方意见修改完善后形成决定草案,提交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
三、决定的主要内容
决定共八条、3600多字。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强调要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贯穿主线要求,积极引导全省各族人民树牢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二是大力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持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研究和阐释,用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编纂《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甘肃卷》,加强青年专家学者培养。
三是持续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深入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石榴籽”工程,将其纳入全省干部教育、国民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持续深入开展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下基层“百场万人”大宣讲等活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各类文化活动、体育赛事、重大节会等。
四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大对已挖掘选树的文化符号的宣传使用力度,持续开展“石榴杯”系列文化活动。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行国家统编教材,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以语言相通促进心灵相通、命运相通。
五是更好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深入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积极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推进全省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深化“一廊一区一带”创建行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以及进景区、进博物馆、进展陈馆等活动。
六是全面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认真落实全面深化改革要求,支持民族地区主动融入全省发展大局。健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七是着力提升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能力和水平。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原则和要求落实到相关地方性法规的立改废工作中。创新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促进宗教和顺、社会和谐、民族和睦。
八是广泛凝聚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强大合力。对全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人民政府、“一委两院”及各类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等提出了要求,倡导各族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
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陈波
陈波:
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省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2023年省级财政决算草案、实施强工业行动情况的报告,听取和审议了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双千行动”的报告,现将有关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一、关于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此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省发展改革委受省人民政府委托作的关于202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今年以来,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顺应甘肃承载的新使命、呼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回应全省人民新期待,团结一心、拼搏实干、加压推进,经济运行呈现出争先进位、质效兼优、向上向好的积极态势,交出了一份基础夯实、殊为不易、可圈可点的“期中答卷”,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十四五”以来,2021年突破万亿、2022年增长4.5%、2023年增长6.4%,今年上半年达到5902.7亿元,同比增长5.8%,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居全国第4位,增速连续8个季度位于全国“第一方阵”。自“十四五”以来,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21年增长8.9%、2022年增长6%、2023年增长7.6%、到今年上半年增长11.6%,增速排名由2022年全国第13位、2023年全国第4位、到今年上半年全国第3位,已连续10个月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上半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55元、同比增长6.3%,比全国(5.4%)高0.9个百分点,居全国第3位。距“十四五”规划完成还有一年半的时间,下半年要全面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看到上半年良好发展成绩的同时,清醒认识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高度重视当前经济运行中面临的结构性、区域性、行业性、价格性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采取针对性措施逐个破解、逐项推进,推动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不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努力交出全年经济发展的合格答卷。
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还在项目谋划储备、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二、关于2023年省级财政决算草案的报告
此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省财政厅受省人民政府委托作的关于2023年省级财政决算草案的报告。根据报告和审议情况看,2023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省人民政府及其财政等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落实国家财税政策,集中力量保障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认真执行省人大有关决议要求,强化预算执行管理,积极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集中财力保障重点支出,财政运行总体平稳,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023年,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5.94亿元,完成预算的94.3%,较上年增长0.79%,加上中央补助3418.81亿元等,收入总量4619.14亿元,支出总量4545.44亿元(含对市县转移支付3053.88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41.10亿元,完成预算的106.55%,较上年增长11.22%,加上债务转贷收入等,收入总量1142.82亿元、支出总量1137.39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量14.87亿元、支出总量12.47亿元;社会保险基金收入755.06亿元、支出684.11亿元,年末滚存结余728.25亿元。
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还在进一步做好财政预算管理,严格预算执行,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持续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意见建议。
会议批准了2023年省级财政决算。
三、关于实施强工业行动情况的报告
此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省工信厅受省人民政府委托作的关于实施强工业行动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省政府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深入实施强工业行动,工业经济保持了争先进位、持续向好的高质量发展势头,自“十四五”以来,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21年增长8.9%、2022年增长6%、2023年增长7.6%、到今年上半年增长11.6%;增速排名由2022年全国第13位、2023年全国第4位、到今年上半年全国第3位,已连续10个月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418户、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9倍。全省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2.2%,增速连续42个月保持在20%以上。构建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专项行动“1 n x”政策体系,形成链长谋划推动、链主引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联动的发展格局,石油化工、冶金有色、新材料3条产业链继续巩固千亿元产业规模,分别达到2400亿元、3500亿元、1200亿元,装备制造产业链有望突破千亿。争取国家第一批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改造项目148个。攻克国产替代技术74项,研发国际或国内领先技术89项。培育认证各类绿色载体191个,规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较“十三五”末下降11.4%和14.7%,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4%以上。统筹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全省算力规模将从年初5300p增加到12000p以上。全省累计建成5g基站7.1万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28.9个,工业发展质量显著提升,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要按照省委《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明确的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要目标,做好链条韧性培育锻造、科技创新引领赋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数实融合提质增效、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企业竞争力突破等“六大行动”,工业增加值增速、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为富民兴陇贡献工业力量。同时,还就提升产业园区承载能力、传统产业“三化改造”、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建设高水平科创平台、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提高要素保障能力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意见建议。
四、关于“双千行动”报告
为更好服务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推动项目建设“大提速”、项目质量“大提升”,省人大常委会自去年开始,组织省市县三级人大、省市县乡四级代表联动开展“千名代表调研视察千项工程行动”(简称“双千行动”),助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双千行动”作为人大服务中心大局的具体行动、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人大品牌”,有力促进了全省项目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得到全国人大、省委和各级人大代表的充分肯定,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年,省人大常委会按照“不换频道、微调内容”的原则,4月至7月,继续组织省市县三级人大2478名四级代表,紧盯项目谋划、项目实施、项目服务、项目效果,采取实地考察、观看视频、座谈交流、询问点评等方式,对1533个项目进行调研视察。实地调研视察后,我们分别梳理分析了14个市州项目建设成效特点、存在不足等情况。组织力量对全省项目建设管理情况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提出了专门的分析报告。委托第三方开展研究,形成了评估报告。在此基础上,形成“双千行动”调研报告,提交此次会议进行了审议。
从调研视察看,各地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硬支撑”,立足全局谋项目、全力以赴招项目,形成了项目建设大提速、项目产能大释放的良好态势。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项目拉动更趋明显。项目开工复工率、投资完成率、资金到位率同比提升较大。二是补链延链加速推进。坚持延补升强一体发力,推动产业链条向上下游延伸,装备制造、有色冶金、石油化工、新能源等产业链聚集度和附加值不断提高。三是改革创新动能增强。紧扣短板弱项和堵点断点,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布局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大数据等新业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取得显著成效。四是招商引资成绩喜人。深入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一批优质项目成功落地。五是干事创业氛围浓厚。“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政企交流更加顺畅,政商关系更加亲清有为。
针对调研视察中发现的困难和不足,按照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发展趋势,结合实际,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建议。一是紧扣目标定位,在谋划储备优质项目上再用力。二是聚焦创新突破,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再用力。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在有效破解瓶颈制约上再用力。四是强化统筹协调,在促进协同发展上再用力。五是树牢“两山”理念,在助推绿色低碳发展上再用力。六是优化服务保障,在持续改善营商环境上再用力。
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与去年相比,今年一系列稳投资政策积极发力,重大项目建设高效推进,重点领域投资稳中有升,项目资金保障持续强化,项目投资有力支撑工业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全年投资稳定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参与活动的代表们一致认为,这是人大发挥职能优势和代表作用,以实际行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撑劲使力的创新举措,极大增强了代表对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总体上,通过调研视察,既看到了项目建设的成效、找到了苗头端倪,又议出了解决之策、形成了具有较高决策参考价值的调研视察成果,达到了预期效果。我们将按照审议意见对报告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按程序向省委报送,向省政府和市、县人大转送;同时,将依法做好项目建设相关跟踪监督工作。
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
记者问答
中新社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这个问题我想提问到朱主任,我从此次黄河保护“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的报告中看到,除了工作成效之外,报告还深入剖析了目前贯彻实施“一法一条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非常具体和切实可行的建议,让人印象深刻。我的问题是,在您看来,此次执法检查工作有哪些特色亮点?
朱建海:
非常感谢您对本次省人大常委会黄河保护“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工作的关注和肯定。开展执法检查是人大监督职能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次执法检查从检查的组织形式、方式方法到报告的起草过程都有创新改进,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创新组织形式,提高检查深度。省人大常委会在总结去年开展“双千行动”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开展了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重点围绕黄河保护“一法一条例”实施情况、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决定》落实情况及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情况在全省开展监督检查,其中黄河保护“一法一条例”实施情况的检查是专项监督的重中之重。为提高执法检查的针对性,环资委于4月赴全省14个市(州)和兰州新区开展了先期调研,并开展了问卷调查,形成了先期调研报告,委托生态环境科学院起草了第三方分析报告。6月初,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黄河保护法执法检查组对兰州、白银、临夏进行了实地检查。在此基础上,常委会结合“双千行动”,成立6个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小组,于6月16日至29日分赴河西,沿黄,陇东南三个片区14个市(州)和兰州新区,进行了视察调研。7月中旬,马廷礼,李沛兴副主任针对“一法一条例”贯彻落实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又分别带队赴黄河干流5市(州)和兰州新区开展执法检查补充调研。这种分层次、有重点的组织形式,增强了执法检查的有效性。
二是丰富方式方法,提升检查准度。坚持把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贯穿执法检查全过程,邀请环保、水利、林草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全程参与,提供智力支持,提升执法检查的专业水平。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召开五级人大代表及一线执法人员座谈会,听取和掌握法律实施的真实情况和意见建议。组织200多名代表参与视察检查,30多名环境资源保护小组行业代表现场点评、发表意见。在检查中,把问卷调查与走访群众相结合,把重要点位与随机检查相结合,把询问点评与座谈交流相结合,有效的提升了检查组了解情况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提升了执法检查工作的精准度。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增强检查力度。常委会领导非常重视执法检查报告的起草工作,马廷礼和李沛兴副主任亲自主持,确定提纲,环资委成立了报告起草专班,广泛收集素材资料,认真研究汇报材料,梳理成绩,发现问题,研提建议,在多次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数易其稿,最终形成了具有较高参考价值,让大家都满意的报告。报告分三部分,讲成绩,说问题,提建议,其中问题部分占了报告整体篇幅的三分之一还多,从法律宣传仍需加力、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生态环境基础薄弱、制度机制建设滞后,协同融合发展不足这五个大的方面出发,分解成十五个小问题,从点到面,从整体到局部,有需长久坚持治理突出问题,有仍需重视的历史遗留欠账问题,有亟需完善的制度机制建设问题。报告紧扣黄河保护“一法一条例”的规定,对各级政府各部门对法律法规明确的法定职责、制度机制、刚性约束等方面的落实情况进行了梳理,让法律和制度真正长出了“牙齿”。同时,报告针对问题提出了严格落实法律制度、认真履行法定职责,采取务实有效措施、持续推进突出问题解决,强化制度机制保障、提升保护治理水平,加快推进绿色转型、提高生态产品价值等四个方面的建议,为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助力美丽甘肃建设。
甘肃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省人大常委会出台的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决定有哪些鲜明特色?请问杜主任,作为省人大民族工作部门,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推动决定的贯彻执行?
杜健泽:
决定的鲜明特色可以简要概括为“四个突出”:
一是突出思想引领。决定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贯穿始终,着力促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
二是突出举措要求。决定明确提出了加强理论体系建设、深化宣传教育、推进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等方面的具体任务。
三是突出责任落实。根据新修正的地方组织法,充分结合各级国家机关的职能作用,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各级人民政府以及“一委两院”、各类群团组织等,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依法履职,提出明确要求。
四是突出激励倡导。决定倡导全省各族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共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贡献力量。
下一步,省人大将从四个方面推动决定的落实落地:
一是广泛深入宣传落实。我们将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各类媒体,进一步加强对决定的解读和宣传,扩大覆盖面,提高知晓率。同时,我们还将加强与市州、县区人大常委会及其民族工作部门之间的联系沟通,积极营造深入学习宣传决定的良好氛围,提高依法履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是稳慎推进涉民族法规调整完善。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对市州人大及其常委会、自治县人大开展涉民族工作立法的指导力度,健全完善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地方民族工作法规体系,为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提供坚强保障。
三是适时开展监督检查。我们将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适时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决定贯彻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并结合我省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一府一委两院”贯彻落实决定情况的监督。
四是更好发挥代表作用。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好各级人大代表作用,积极邀请少数民族代表参与决定的宣传、监督等工作,广泛听取和运用好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加强代表议案、意见和建议的办理工作,不断推动决定的贯彻执行。
省广电总台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据了解,省人大常委会去年开展的“双千行动”,得到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促进了招商引资提效、项目建设提速、发展成果提质,收到了良好效果。请问陈主任,相比较去年,今年的“双千行动”有哪些具体特点?
陈波:
感谢记者朋友对省人大常委会开展的“双千行动”的关心关注。相较去年,今年的“双千行动”主要有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上下协同更加紧密。省市县三级人大常委会按照统一部署,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明确目标要求,突出着力重点,自下而上有序组织推进,形成了“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凝聚了整体合力。
二是问题导向更加鲜明。调研视察前,认真梳理研究调研视察项目背景、进展、存在困难及发展前景等问题;调研视察中,深入项目建设一线查寻实情,挖掘问题、分析根源;调研视察后,梳理汇总问题清单,形成分析报告,研究提出解决建议。
三是代表作用发挥更加充分。充分发挥代表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立足代表职能职责,发挥代表专业优势,建立代表与项目对接机制,代表对具体项目进行现场点评、把脉问诊。
四是方式方法更加灵活。在充分运用“八看五分析”的同时,调研视察中注重代表与专家相结合、视察与点评相结合、全省与分片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来认识和把握项目建设情况,提高调研视察的工作质量。
五是工作作风更加务实。调研视察工作厉行节约,轻车简从,进一步优化时间安排和点位线路,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来源:甘肃发布
新闻发布会现场
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新闻发言人刘晓文主持新闻发布会
主持人
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新闻发言人 刘晓文
发布人
省人大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 朱建海
省人大民族侨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人大常委会民族侨务工作委员会主任 杜健泽
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陈波
省人大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 朱建海
朱建海:
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重要指示要求,推动黄河国家战略深入实施,省人大常委会将黄河保护“一法一条例”实施情况作为今年监督工作的重点,组织开展了执法检查。7月23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在听取和审议黄河保护“一法一条例”的执法检查报告的同时,为进一步推动法律法规全面有效实施,还同步听取和审议了省政府关于推动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工作情况的报告,并召开联组会议进行专题询问。下面,我就有关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我省坚持把实施黄河国家战略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高位部署推进,成立由省级领导干部牵头的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和5个专责组,突出规划引领,强化空间布局,为黄河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划出路线图和坐标线;深化区域协同,加强与沿黄省区的交流合作,上下游统筹、干支流协同,共同推进生态保护、污染防治、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等,形成了整体合力;加大修复治理,通过治沙治水治污治乱全要素协调管理、打好黄河“几字湾”攻坚战、常态化清理河湖“四乱”、入河排污口分类整治、沿黄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等举措,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得到了代表和群众的肯定;加快绿色转型,坚持以“双碳”目标为牵引,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路径,加快产业布局优化与结构调整,发展的“含绿量”“含新量”成色更足。一个山青水秀、生态优良的美丽甘肃,正在从蓝图一步步变成生动的现实,全社会的“生态颜值”和全省人民的“幸福指数”同步提升。
对照黄河保护“一法一条例”的规定,在推动实施黄河国家战略,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土流失治理、环境风险防控、传统产业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时建议:省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黄河保护“一法一条例”,以改革创新的思维在强化保护意识上再下功夫,在推进系统治理上再下功夫,在扛牢法定责任上再下功夫,在绿化低碳转型上再下功夫,在持续深化改革上再下功夫,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
省人大民族侨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人大常委会民族侨务工作委员会主任 杜健泽
杜健泽:
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上午闭幕的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下面,我就《决定》制定的相关情况及主要内容向大家作一简要介绍。
一、作出决定的主要考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新时代民族工作提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省人大常委会立足甘肃省情实际和职责使命,制定出台这样一项重大事项决定,主要目的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理念,鲜明提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作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形成了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以及在新疆、青海、宁夏等省区调研时始终强调,要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切实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为我们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指明了方向。省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就是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引,积极引导全省各族人民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树牢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促进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共创复兴伟业。
二是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凝心聚力。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强调,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有形有感有效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省人大常委会立足多民族的省情实际作出决定,就是自觉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党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发出行动号召,以实际行动推动各项决策落实落地,为甘肃各项事业发展凝聚力量。
三是进一步促进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创新发展。新修正的地方组织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列为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职权。省人大常委会积极履职、依法作出决定,就是要接续我省这几年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方面的成功经验,把一些行之有效的诸如“一廊一区一带”创建等做法进行固化和制度化,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增点延链、增量扩面、增效提质。
二、决定起草的具体过程
出台这个决定是省人大常委会今年的重大任务。省人大常委会党组高度重视,专题研究安排,明确工作要求,精心组织开展决定的起草工作。省人大民侨委按照常委会党组的部署安排,会同省民委成立工作专班,组织专门力量,在系统学习研究、全面梳理总结、多方学习借鉴、深入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于6月底形成了决定草案初稿。7月初, 民侨委在常委会分管领导的具体指导下,征求省民委意见建议后对决定草案作了进一步修改,形成决定草案征求意见稿。7月中旬,按程序向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省委、省政府相关部门,各市州和各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以及部分省人大代表包括部分少数民族人大代表征求了意见建议。民侨委根据各方意见修改完善后形成决定草案,提交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
三、决定的主要内容
决定共八条、3600多字。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强调要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贯穿主线要求,积极引导全省各族人民树牢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二是大力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持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研究和阐释,用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编纂《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甘肃卷》,加强青年专家学者培养。
三是持续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深入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石榴籽”工程,将其纳入全省干部教育、国民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持续深入开展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下基层“百场万人”大宣讲等活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各类文化活动、体育赛事、重大节会等。
四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大对已挖掘选树的文化符号的宣传使用力度,持续开展“石榴杯”系列文化活动。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行国家统编教材,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以语言相通促进心灵相通、命运相通。
五是更好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深入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积极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推进全省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深化“一廊一区一带”创建行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以及进景区、进博物馆、进展陈馆等活动。
六是全面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认真落实全面深化改革要求,支持民族地区主动融入全省发展大局。健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七是着力提升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能力和水平。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原则和要求落实到相关地方性法规的立改废工作中。创新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促进宗教和顺、社会和谐、民族和睦。
八是广泛凝聚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强大合力。对全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人民政府、“一委两院”及各类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等提出了要求,倡导各族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
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陈波
陈波:
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省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2023年省级财政决算草案、实施强工业行动情况的报告,听取和审议了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双千行动”的报告,现将有关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一、关于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此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省发展改革委受省人民政府委托作的关于202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今年以来,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顺应甘肃承载的新使命、呼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回应全省人民新期待,团结一心、拼搏实干、加压推进,经济运行呈现出争先进位、质效兼优、向上向好的积极态势,交出了一份基础夯实、殊为不易、可圈可点的“期中答卷”,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十四五”以来,2021年突破万亿、2022年增长4.5%、2023年增长6.4%,今年上半年达到5902.7亿元,同比增长5.8%,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居全国第4位,增速连续8个季度位于全国“第一方阵”。自“十四五”以来,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21年增长8.9%、2022年增长6%、2023年增长7.6%、到今年上半年增长11.6%,增速排名由2022年全国第13位、2023年全国第4位、到今年上半年全国第3位,已连续10个月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上半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55元、同比增长6.3%,比全国(5.4%)高0.9个百分点,居全国第3位。距“十四五”规划完成还有一年半的时间,下半年要全面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看到上半年良好发展成绩的同时,清醒认识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高度重视当前经济运行中面临的结构性、区域性、行业性、价格性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采取针对性措施逐个破解、逐项推进,推动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不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努力交出全年经济发展的合格答卷。
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还在项目谋划储备、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二、关于2023年省级财政决算草案的报告
此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省财政厅受省人民政府委托作的关于2023年省级财政决算草案的报告。根据报告和审议情况看,2023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省人民政府及其财政等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落实国家财税政策,集中力量保障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认真执行省人大有关决议要求,强化预算执行管理,积极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集中财力保障重点支出,财政运行总体平稳,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023年,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5.94亿元,完成预算的94.3%,较上年增长0.79%,加上中央补助3418.81亿元等,收入总量4619.14亿元,支出总量4545.44亿元(含对市县转移支付3053.88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41.10亿元,完成预算的106.55%,较上年增长11.22%,加上债务转贷收入等,收入总量1142.82亿元、支出总量1137.39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量14.87亿元、支出总量12.47亿元;社会保险基金收入755.06亿元、支出684.11亿元,年末滚存结余728.25亿元。
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还在进一步做好财政预算管理,严格预算执行,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持续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意见建议。
会议批准了2023年省级财政决算。
三、关于实施强工业行动情况的报告
此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省工信厅受省人民政府委托作的关于实施强工业行动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省政府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深入实施强工业行动,工业经济保持了争先进位、持续向好的高质量发展势头,自“十四五”以来,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21年增长8.9%、2022年增长6%、2023年增长7.6%、到今年上半年增长11.6%;增速排名由2022年全国第13位、2023年全国第4位、到今年上半年全国第3位,已连续10个月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418户、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9倍。全省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2.2%,增速连续42个月保持在20%以上。构建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专项行动“1 n x”政策体系,形成链长谋划推动、链主引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联动的发展格局,石油化工、冶金有色、新材料3条产业链继续巩固千亿元产业规模,分别达到2400亿元、3500亿元、1200亿元,装备制造产业链有望突破千亿。争取国家第一批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改造项目148个。攻克国产替代技术74项,研发国际或国内领先技术89项。培育认证各类绿色载体191个,规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较“十三五”末下降11.4%和14.7%,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4%以上。统筹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全省算力规模将从年初5300p增加到12000p以上。全省累计建成5g基站7.1万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28.9个,工业发展质量显著提升,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要按照省委《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明确的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要目标,做好链条韧性培育锻造、科技创新引领赋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数实融合提质增效、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企业竞争力突破等“六大行动”,工业增加值增速、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为富民兴陇贡献工业力量。同时,还就提升产业园区承载能力、传统产业“三化改造”、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建设高水平科创平台、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提高要素保障能力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意见建议。
四、关于“双千行动”报告
为更好服务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推动项目建设“大提速”、项目质量“大提升”,省人大常委会自去年开始,组织省市县三级人大、省市县乡四级代表联动开展“千名代表调研视察千项工程行动”(简称“双千行动”),助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双千行动”作为人大服务中心大局的具体行动、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人大品牌”,有力促进了全省项目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得到全国人大、省委和各级人大代表的充分肯定,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年,省人大常委会按照“不换频道、微调内容”的原则,4月至7月,继续组织省市县三级人大2478名四级代表,紧盯项目谋划、项目实施、项目服务、项目效果,采取实地考察、观看视频、座谈交流、询问点评等方式,对1533个项目进行调研视察。实地调研视察后,我们分别梳理分析了14个市州项目建设成效特点、存在不足等情况。组织力量对全省项目建设管理情况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提出了专门的分析报告。委托第三方开展研究,形成了评估报告。在此基础上,形成“双千行动”调研报告,提交此次会议进行了审议。
从调研视察看,各地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硬支撑”,立足全局谋项目、全力以赴招项目,形成了项目建设大提速、项目产能大释放的良好态势。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项目拉动更趋明显。项目开工复工率、投资完成率、资金到位率同比提升较大。二是补链延链加速推进。坚持延补升强一体发力,推动产业链条向上下游延伸,装备制造、有色冶金、石油化工、新能源等产业链聚集度和附加值不断提高。三是改革创新动能增强。紧扣短板弱项和堵点断点,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布局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大数据等新业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取得显著成效。四是招商引资成绩喜人。深入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一批优质项目成功落地。五是干事创业氛围浓厚。“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政企交流更加顺畅,政商关系更加亲清有为。
针对调研视察中发现的困难和不足,按照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发展趋势,结合实际,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建议。一是紧扣目标定位,在谋划储备优质项目上再用力。二是聚焦创新突破,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再用力。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在有效破解瓶颈制约上再用力。四是强化统筹协调,在促进协同发展上再用力。五是树牢“两山”理念,在助推绿色低碳发展上再用力。六是优化服务保障,在持续改善营商环境上再用力。
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与去年相比,今年一系列稳投资政策积极发力,重大项目建设高效推进,重点领域投资稳中有升,项目资金保障持续强化,项目投资有力支撑工业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全年投资稳定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参与活动的代表们一致认为,这是人大发挥职能优势和代表作用,以实际行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撑劲使力的创新举措,极大增强了代表对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总体上,通过调研视察,既看到了项目建设的成效、找到了苗头端倪,又议出了解决之策、形成了具有较高决策参考价值的调研视察成果,达到了预期效果。我们将按照审议意见对报告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按程序向省委报送,向省政府和市、县人大转送;同时,将依法做好项目建设相关跟踪监督工作。
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
记者问答
中新社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这个问题我想提问到朱主任,我从此次黄河保护“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的报告中看到,除了工作成效之外,报告还深入剖析了目前贯彻实施“一法一条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非常具体和切实可行的建议,让人印象深刻。我的问题是,在您看来,此次执法检查工作有哪些特色亮点?
朱建海:
非常感谢您对本次省人大常委会黄河保护“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工作的关注和肯定。开展执法检查是人大监督职能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次执法检查从检查的组织形式、方式方法到报告的起草过程都有创新改进,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创新组织形式,提高检查深度。省人大常委会在总结去年开展“双千行动”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开展了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重点围绕黄河保护“一法一条例”实施情况、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决定》落实情况及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情况在全省开展监督检查,其中黄河保护“一法一条例”实施情况的检查是专项监督的重中之重。为提高执法检查的针对性,环资委于4月赴全省14个市(州)和兰州新区开展了先期调研,并开展了问卷调查,形成了先期调研报告,委托生态环境科学院起草了第三方分析报告。6月初,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黄河保护法执法检查组对兰州、白银、临夏进行了实地检查。在此基础上,常委会结合“双千行动”,成立6个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小组,于6月16日至29日分赴河西,沿黄,陇东南三个片区14个市(州)和兰州新区,进行了视察调研。7月中旬,马廷礼,李沛兴副主任针对“一法一条例”贯彻落实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又分别带队赴黄河干流5市(州)和兰州新区开展执法检查补充调研。这种分层次、有重点的组织形式,增强了执法检查的有效性。
二是丰富方式方法,提升检查准度。坚持把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贯穿执法检查全过程,邀请环保、水利、林草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全程参与,提供智力支持,提升执法检查的专业水平。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召开五级人大代表及一线执法人员座谈会,听取和掌握法律实施的真实情况和意见建议。组织200多名代表参与视察检查,30多名环境资源保护小组行业代表现场点评、发表意见。在检查中,把问卷调查与走访群众相结合,把重要点位与随机检查相结合,把询问点评与座谈交流相结合,有效的提升了检查组了解情况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提升了执法检查工作的精准度。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增强检查力度。常委会领导非常重视执法检查报告的起草工作,马廷礼和李沛兴副主任亲自主持,确定提纲,环资委成立了报告起草专班,广泛收集素材资料,认真研究汇报材料,梳理成绩,发现问题,研提建议,在多次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数易其稿,最终形成了具有较高参考价值,让大家都满意的报告。报告分三部分,讲成绩,说问题,提建议,其中问题部分占了报告整体篇幅的三分之一还多,从法律宣传仍需加力、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生态环境基础薄弱、制度机制建设滞后,协同融合发展不足这五个大的方面出发,分解成十五个小问题,从点到面,从整体到局部,有需长久坚持治理突出问题,有仍需重视的历史遗留欠账问题,有亟需完善的制度机制建设问题。报告紧扣黄河保护“一法一条例”的规定,对各级政府各部门对法律法规明确的法定职责、制度机制、刚性约束等方面的落实情况进行了梳理,让法律和制度真正长出了“牙齿”。同时,报告针对问题提出了严格落实法律制度、认真履行法定职责,采取务实有效措施、持续推进突出问题解决,强化制度机制保障、提升保护治理水平,加快推进绿色转型、提高生态产品价值等四个方面的建议,为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助力美丽甘肃建设。
甘肃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省人大常委会出台的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决定有哪些鲜明特色?请问杜主任,作为省人大民族工作部门,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推动决定的贯彻执行?
杜健泽:
决定的鲜明特色可以简要概括为“四个突出”:
一是突出思想引领。决定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贯穿始终,着力促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
二是突出举措要求。决定明确提出了加强理论体系建设、深化宣传教育、推进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等方面的具体任务。
三是突出责任落实。根据新修正的地方组织法,充分结合各级国家机关的职能作用,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各级人民政府以及“一委两院”、各类群团组织等,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依法履职,提出明确要求。
四是突出激励倡导。决定倡导全省各族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共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贡献力量。
下一步,省人大将从四个方面推动决定的落实落地:
一是广泛深入宣传落实。我们将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各类媒体,进一步加强对决定的解读和宣传,扩大覆盖面,提高知晓率。同时,我们还将加强与市州、县区人大常委会及其民族工作部门之间的联系沟通,积极营造深入学习宣传决定的良好氛围,提高依法履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是稳慎推进涉民族法规调整完善。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对市州人大及其常委会、自治县人大开展涉民族工作立法的指导力度,健全完善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地方民族工作法规体系,为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提供坚强保障。
三是适时开展监督检查。我们将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适时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决定贯彻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并结合我省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一府一委两院”贯彻落实决定情况的监督。
四是更好发挥代表作用。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好各级人大代表作用,积极邀请少数民族代表参与决定的宣传、监督等工作,广泛听取和运用好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加强代表议案、意见和建议的办理工作,不断推动决定的贯彻执行。
省广电总台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据了解,省人大常委会去年开展的“双千行动”,得到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促进了招商引资提效、项目建设提速、发展成果提质,收到了良好效果。请问陈主任,相比较去年,今年的“双千行动”有哪些具体特点?
陈波:
感谢记者朋友对省人大常委会开展的“双千行动”的关心关注。相较去年,今年的“双千行动”主要有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上下协同更加紧密。省市县三级人大常委会按照统一部署,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明确目标要求,突出着力重点,自下而上有序组织推进,形成了“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凝聚了整体合力。
二是问题导向更加鲜明。调研视察前,认真梳理研究调研视察项目背景、进展、存在困难及发展前景等问题;调研视察中,深入项目建设一线查寻实情,挖掘问题、分析根源;调研视察后,梳理汇总问题清单,形成分析报告,研究提出解决建议。
三是代表作用发挥更加充分。充分发挥代表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立足代表职能职责,发挥代表专业优势,建立代表与项目对接机制,代表对具体项目进行现场点评、把脉问诊。
四是方式方法更加灵活。在充分运用“八看五分析”的同时,调研视察中注重代表与专家相结合、视察与点评相结合、全省与分片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来认识和把握项目建设情况,提高调研视察的工作质量。
五是工作作风更加务实。调研视察工作厉行节约,轻车简从,进一步优化时间安排和点位线路,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来源:甘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