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力促“大班额”消肿“择校热”降温 -ag凯发k8国际
稿件来源:甘肃人大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2-08-25 10:20:00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也是老百姓最关注的民生问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快速推进,大量学龄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城区学校承受的入学压力越来越大。“大班额”“择校热”等现象日渐凸显,中心城区尤其严重。酒泉市人大常委会对此高度关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近日,酒泉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审议了酒泉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酒泉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情况的调研报告,力促酒泉城区义务教育资源增量提质,助力政府破解“大班额”“择校热”等教育发展难题。
把脉问诊:专题调研察实情找病因
为摸清底数、掌握实情,今年6月初,酒泉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深入市直相关部门和肃州区部分中小学校。实地察看、听取工作汇报、座谈交流,充分征求部分学校负责人、人大代表和学生家长的意见建议,形成酒泉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情况的调研报告,提请酒泉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
调研报告显示,截至目前,酒泉城区有中小学校24所,其中:小学10所,初中6所(含民办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在校学生31393人,其中:小学生20416人,初中生10977人。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酒泉城区不断扩容,加之“二孩”政策放开、户籍政策便利化等因素叠加,义务教育入学人口规模逐年攀升。但目前,酒泉城区义务教育资源布局规划建设仍滞后于城市发展。
“近年来,市、区两级政府虽然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想方设法增加学位供给,但从调研情况看,酒泉城区义务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和结构失衡的问题仍然突出。老城区大部分学校‘大班额’问题普遍存在,学生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导致‘择校热’持续升温。”常委会会议上,调研组成员、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主任向治春从四个方面汇报了调研了解到的酒泉城区义务教育资源现状和问题。
规划布局。酒泉城区大部分小区开发企业没有按“三同步”等相关规定落实国家关于配建学校或移交政府办学的相关要求,酒泉城区现有的24所义务教育学校大部分位于老城区,而新城区三期、春光片区等新开发区学校规划布局和配套建设不足,与国家打造一公里教育网的要求不相适应。
学位供给。酒泉城区10所小学,实际平均班额53人,初中(含九年一贯制学校)14所,实际平均班额51人,均超过国家45人、50人的班额标准;老城区大部分中小学校生均占地面积和校舍面积均低于省定办学标准,无法再扩增学位。
教育质量。酒泉城区优质校与薄弱校之间,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乡镇中心校与村校教学点之间,在教育理念、管理水平、硬件设施、师资队伍、教育质量等方面均存在差距,成为滋生“择校热”的关键因素。同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部分适龄农村小学生流向城区学校就读,导致个别乡镇学校规模萎缩,“农村空、城区挤”现象日益突出。
财力保障。受地方财力所限,尽管酒泉市、肃州区两级政府及其教育部门积极向上汇报争取教育项目建设资金,仍无法满足新建、改建学校庞大的资金需求,区财政在落实自筹资金方面存在较大压力。
建改结合:统筹现实需要和发展愿景增学位
“区政府每年确定两到三件教育惠民实事,列入政府为民办的10件实事重点推动落实,并严格执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每年将新增财力的70%用于教育,每年12月底前,提前确定安排教育建设项目,财政优先保障实施。但从现实情况看,酒泉城区教育资源供需失衡的矛盾仍然突出,新城区三期的学校规划建设滞后,政府还要在投入上加大力度,教育部门还需在创建品牌学校上做好文章。”常委会会议分组审议时,肃州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生铭以具体数据评价政府对教育工作的投入并提出建议。
调研报告指出,近年来,酒泉市、肃州区两级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统筹现实需要和发展愿景优化城区义务教育规划布局,加快酒泉城区教育项目建设。坚持建改结合,“十三五”期间,酒泉城区新建北苑和酒泉七中、八中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实施学校扩容工程,先后对北关小学、西大街小学、酒泉一中和二中、东苑学校进行扩建,增加义务教育学位6600个;“十四五”期间,大力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增学位工程”,计划新建、改建中小学校10所,持续增加学位供给,改善办学条件,部分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呈逐年下降趋势。
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时认为,真正的转变,不仅需要量的扩张,更需要质的提升;真正的均衡,不仅只是“有学上”,更重要的是“上好学”。对此,酒泉市教育部门负责人表示,消除“大班额”、破解“择校热”是教育行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市教育部门将以构建教育理念新、教育质量高、办学条件好、师资队伍精、服务能力强的区域教育中心为目标,坚持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同步,持续推进教育改革,按照“以强带弱、共享共建、共生共赢”思路,实施联盟办学机制和“名师带动”工程,促进全区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同时,严格落实已经下发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管理暂行办法》,严格实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严禁学生随意择校,落实阳光招生和阳光分班政策,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到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对症下药: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开良方
“当前‘大班额’‘择校热’的根源是义务教育学位供给不足、优质教育资源短缺。虽然市、区两级政府在优化酒泉城区义务教育资源布局,推动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距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目标仍有差距。”调研组组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晓玲在肃州区调研时指出。
酒泉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理清问题根源、找准症结所在,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开出“药方”:
突出规划引领,科学统筹规划学校布局。坚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原则,进一步完善酒泉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在城区建设中优先规划教育设施,对义务教育学校用地进行控制与预留,加大对新建小区配建学校政策刚性约束,确保配套学校建设与住宅建设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按照“学校分布均衡、服务半径适中、服务人口合理”的思路,科学测算、规划布局与之相适应的义务教育学校,以满足区域内适龄儿童就近入学的需求。
着力破解难题,不断提升城区义务教育资源总量。科学研判义务教育学位供给矛盾,将学校布局规划调整与城市建设规划相结合,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能力相结合,与改造办学薄弱学校相结合,逐步推进完全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和一校两牌等学校分段办学,不断提升城区义务教育资源总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加强招生和学籍管理,实施阳光招生和均衡分班,严禁违规跨区域、跨片区、超计划招生,切实从源头控制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规模,着力化解“大班额”和“择校热”等热点难点问题。
坚持统筹发展,以农村教育提质缓解城区学校压力。以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为核心,大力支持农村教育发展,从师资配备、硬件建设、教师培训、智慧校园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留住乡村学生,缓解城区学校压力。建立教育资源动态调整机制,采取“城市 农村”“强校 弱校”“新校 老校”等方式开展联盟办学、结对帮扶,通过教师走教、支教、跟岗学习等措施,化解部分学校教师结构性短缺和小规模学校教师数量不足等问题,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间的办学差距,让优质教育资源的“光和热”惠及每个孩子。
加强保障协调,确保新、改、扩建教育项目顺利实施。严格落实政府教育投入职责,着力提升教育建设项目资金保障力度,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的同时,探索创新多渠道资金筹集和建设模式,鼓励社会捐资助学。建立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切实协调市发改、国土、规划、住建、房管等相关职能部门在批复备案、土地出让、规划条件、预售许可、竣工验收、房产证办理等重要环节的沟通协作,加强小区配建学校项目的监管和规范,及时疏通各类教育建设项目在拆迁安置、用地指标、审批办证等方面的堵点难点,确保新、改、扩建教育建设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任重而道远。酒泉市人大常委会负责人表示,监督即推动、监督即促进。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聚焦酒泉城区教育资源布局优化调整的瓶颈难题,持之以恒地推动问题解决,让每一个孩子成为一棵幸福的树苗,享受优质教育的润泽、沐浴均衡发展的阳光。(甘肃人大客户端通讯员 赵莉)
近日,酒泉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审议了酒泉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酒泉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情况的调研报告,力促酒泉城区义务教育资源增量提质,助力政府破解“大班额”“择校热”等教育发展难题。
把脉问诊:专题调研察实情找病因
为摸清底数、掌握实情,今年6月初,酒泉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深入市直相关部门和肃州区部分中小学校。实地察看、听取工作汇报、座谈交流,充分征求部分学校负责人、人大代表和学生家长的意见建议,形成酒泉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情况的调研报告,提请酒泉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
调研报告显示,截至目前,酒泉城区有中小学校24所,其中:小学10所,初中6所(含民办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在校学生31393人,其中:小学生20416人,初中生10977人。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酒泉城区不断扩容,加之“二孩”政策放开、户籍政策便利化等因素叠加,义务教育入学人口规模逐年攀升。但目前,酒泉城区义务教育资源布局规划建设仍滞后于城市发展。
“近年来,市、区两级政府虽然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想方设法增加学位供给,但从调研情况看,酒泉城区义务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和结构失衡的问题仍然突出。老城区大部分学校‘大班额’问题普遍存在,学生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导致‘择校热’持续升温。”常委会会议上,调研组成员、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主任向治春从四个方面汇报了调研了解到的酒泉城区义务教育资源现状和问题。
规划布局。酒泉城区大部分小区开发企业没有按“三同步”等相关规定落实国家关于配建学校或移交政府办学的相关要求,酒泉城区现有的24所义务教育学校大部分位于老城区,而新城区三期、春光片区等新开发区学校规划布局和配套建设不足,与国家打造一公里教育网的要求不相适应。
学位供给。酒泉城区10所小学,实际平均班额53人,初中(含九年一贯制学校)14所,实际平均班额51人,均超过国家45人、50人的班额标准;老城区大部分中小学校生均占地面积和校舍面积均低于省定办学标准,无法再扩增学位。
教育质量。酒泉城区优质校与薄弱校之间,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乡镇中心校与村校教学点之间,在教育理念、管理水平、硬件设施、师资队伍、教育质量等方面均存在差距,成为滋生“择校热”的关键因素。同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部分适龄农村小学生流向城区学校就读,导致个别乡镇学校规模萎缩,“农村空、城区挤”现象日益突出。
财力保障。受地方财力所限,尽管酒泉市、肃州区两级政府及其教育部门积极向上汇报争取教育项目建设资金,仍无法满足新建、改建学校庞大的资金需求,区财政在落实自筹资金方面存在较大压力。
建改结合:统筹现实需要和发展愿景增学位
“区政府每年确定两到三件教育惠民实事,列入政府为民办的10件实事重点推动落实,并严格执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每年将新增财力的70%用于教育,每年12月底前,提前确定安排教育建设项目,财政优先保障实施。但从现实情况看,酒泉城区教育资源供需失衡的矛盾仍然突出,新城区三期的学校规划建设滞后,政府还要在投入上加大力度,教育部门还需在创建品牌学校上做好文章。”常委会会议分组审议时,肃州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生铭以具体数据评价政府对教育工作的投入并提出建议。
调研报告指出,近年来,酒泉市、肃州区两级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统筹现实需要和发展愿景优化城区义务教育规划布局,加快酒泉城区教育项目建设。坚持建改结合,“十三五”期间,酒泉城区新建北苑和酒泉七中、八中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实施学校扩容工程,先后对北关小学、西大街小学、酒泉一中和二中、东苑学校进行扩建,增加义务教育学位6600个;“十四五”期间,大力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增学位工程”,计划新建、改建中小学校10所,持续增加学位供给,改善办学条件,部分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呈逐年下降趋势。
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时认为,真正的转变,不仅需要量的扩张,更需要质的提升;真正的均衡,不仅只是“有学上”,更重要的是“上好学”。对此,酒泉市教育部门负责人表示,消除“大班额”、破解“择校热”是教育行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市教育部门将以构建教育理念新、教育质量高、办学条件好、师资队伍精、服务能力强的区域教育中心为目标,坚持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同步,持续推进教育改革,按照“以强带弱、共享共建、共生共赢”思路,实施联盟办学机制和“名师带动”工程,促进全区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同时,严格落实已经下发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管理暂行办法》,严格实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严禁学生随意择校,落实阳光招生和阳光分班政策,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到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对症下药: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开良方
“当前‘大班额’‘择校热’的根源是义务教育学位供给不足、优质教育资源短缺。虽然市、区两级政府在优化酒泉城区义务教育资源布局,推动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距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目标仍有差距。”调研组组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晓玲在肃州区调研时指出。
酒泉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理清问题根源、找准症结所在,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开出“药方”:
突出规划引领,科学统筹规划学校布局。坚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原则,进一步完善酒泉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在城区建设中优先规划教育设施,对义务教育学校用地进行控制与预留,加大对新建小区配建学校政策刚性约束,确保配套学校建设与住宅建设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按照“学校分布均衡、服务半径适中、服务人口合理”的思路,科学测算、规划布局与之相适应的义务教育学校,以满足区域内适龄儿童就近入学的需求。
着力破解难题,不断提升城区义务教育资源总量。科学研判义务教育学位供给矛盾,将学校布局规划调整与城市建设规划相结合,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能力相结合,与改造办学薄弱学校相结合,逐步推进完全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和一校两牌等学校分段办学,不断提升城区义务教育资源总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加强招生和学籍管理,实施阳光招生和均衡分班,严禁违规跨区域、跨片区、超计划招生,切实从源头控制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规模,着力化解“大班额”和“择校热”等热点难点问题。
坚持统筹发展,以农村教育提质缓解城区学校压力。以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为核心,大力支持农村教育发展,从师资配备、硬件建设、教师培训、智慧校园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留住乡村学生,缓解城区学校压力。建立教育资源动态调整机制,采取“城市 农村”“强校 弱校”“新校 老校”等方式开展联盟办学、结对帮扶,通过教师走教、支教、跟岗学习等措施,化解部分学校教师结构性短缺和小规模学校教师数量不足等问题,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间的办学差距,让优质教育资源的“光和热”惠及每个孩子。
加强保障协调,确保新、改、扩建教育项目顺利实施。严格落实政府教育投入职责,着力提升教育建设项目资金保障力度,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的同时,探索创新多渠道资金筹集和建设模式,鼓励社会捐资助学。建立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切实协调市发改、国土、规划、住建、房管等相关职能部门在批复备案、土地出让、规划条件、预售许可、竣工验收、房产证办理等重要环节的沟通协作,加强小区配建学校项目的监管和规范,及时疏通各类教育建设项目在拆迁安置、用地指标、审批办证等方面的堵点难点,确保新、改、扩建教育建设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任重而道远。酒泉市人大常委会负责人表示,监督即推动、监督即促进。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聚焦酒泉城区教育资源布局优化调整的瓶颈难题,持之以恒地推动问题解决,让每一个孩子成为一棵幸福的树苗,享受优质教育的润泽、沐浴均衡发展的阳光。(甘肃人大客户端通讯员 赵莉)